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洋網資訊:(莎阿南15日訊)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呼吁雪州農民、漁民在目前全球經濟放緩之際,提高產量,以減少雪州及馬來西亞的食品進口量。
他說,隨著全球經濟放緩,我國也必須作好應對準備,而這時候也正是農業及漁業發展的好時機,通過提高產量來增加收入之際,也可以協助國家減少進口糧食,從而減少貨幣外流。
他是星期一為“2008雪州展銷會及園丘、農業及漁業展銷會”主持開幕時,致詞時如是指出。
卡立說,根據研究顯示,年輕人對農業及漁業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前景,包括所需要的資本、收入及市場等等,如果他們全情投入,每個月可以賺取至少3000令吉的收入。
“而且現在經濟放緩,制造業衰退,正是發展農業的好時機及前景之后,所以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這行業。”
他指出,農民除了要提高產量,也必須提升產品的價值,包括加工及包裝,以便能夠在市場上有更好的價值。
食品需求及價格不會跌
他說,現在農業已經邁向現代化農業,走向企業化發展。
他指出,盡管世界經濟低迷,但是食品的需求及價格是不會下跌的,只會不斷上升,所以如果農民能夠提高生產,將能夠協助國家應對目前的經濟低迷,出口更多糧食,賺取外匯,鞏固國家經濟。
他說,無可否認的,全球經濟已經出現不景氣的現象,美國有100萬人失業,中國業因為工廠的倒閉而有數十萬人失業,而我國制造業也會在明年首三個月裁員,所以人民必須作好應對心理準備。
“因此,人民在這時候,應該考慮投入農業生產,讓農業成為我國一個重要收入。”
他說,為了提升雪州農業,負責雪州農業事務的州行政議員耶谷已經率領一支代表團到臺網考察臺網的農業技術,希望可以把先進技術帶回來,繼而提高州內農民的收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