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鰻魚網資訊:最近日圓匯率產生極大波動,特別是2008年8月以后,美元、歐元、韓圜、泰銖及挪威幣均大幅下跌,日圓呈現比較穩定情況,因此日圓較其它貨幣明顯升值。水產貿易未來發展來看,輸入方面因為日圓升值應該已經看不到「太貴買不起」的情況,目前水產原料應該是處于貨源充足之情況。消費情況來看,未來發展情況目前仍不能掌控,但至少目前市場沒有積極消費的氣氛。輸出方面目前也處于前景不明狀態,在目前匯率混亂、日圓高漲情況下,水產貿易會產生何種情況,也只能持續觀察才可能掌握。
「太貴買不起」這句話已經成為一般用語,日本一直是世界水產品價格之決定者,但BSE(狂牛病)等食品安全問題發生后,加上歐美與新興國家對水產品需求急速增加,日本決定者的角色已經交給了其它國家,日本已經感覺到水產品「太貴買不起」。
但最近此一情況有非常大之變化,就如同每天電視與報紙報導一樣,由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造成了極大影響,各國都被卷入此一金融危機,此一危機仍然持續擴大中。這些貨幣中體質比較健全僅有日圓,日圓因此就受到升值的壓力。日圓快速升值,對于水產品輸入產商來說,這使他們恢復了生機,「太貴買不起」的情況已經成為過去。
雖然目前日本水產公司已經脫離「買不起」的狀態,但市場仍然不是大量購買大量輸入的景氣狀態。目前雖然挪威產的鯖、智利產的鮭及東南亞的蝦,在日本以外的歐美及新興國家市場需求激增,但由于各國景氣不佳,輸入產品一旦由運輸貨柜取出,完全不知道市場在哪里,在此情況下,目前世界水產市場眼光又改為注視日本市場動態。
但日本由于日圓大幅升值,因此造成市場認為物價未來會持續走跌,加上作業成本降低,使許多公司購買意愿大幅降低,造成日本市場市況清淡,完全沒有積極購買之市場氣氛。
大量販店為提升消費者消費欲望,因此率先反應日圓上升價格下降之利多。但大水產公司擔心指出,即使因為日圓上升而使實際販賣價格下降,完全靠此種日圓升值而產生之降價效果,應該不會對水產品銷售成績有太大幫助。
在輸出面來看,例如北海道秋刀魚,雖然2008年TAC配額增加,也計劃提高輸出數量。但受到日圓上漲之影響,輸出受到很大打擊,目前為止完全無法確立銷售戰略外銷,陷入一團混亂之困境。如果日圓上升持續下去,日本水產業是要順勢操作,還是要逆勢操作?但在此種每天上漲2-3日圓之情況下,貿易商完全不可能經營下去,只有逐漸萎縮消失。
最近已經有人開始詢問日圓上升大概可以降價多少,許多負責購買人員卻聽到許多意外之答案。許多公司指出,雖然應該將日圓上漲之利益回饋顧客,但目前匯率暴漲暴跌,因此公司對于商品價格之波動非常擔心,因此與交易對手間產生不信任,因此許多公司采取「不買,不賣」策略因應。
但也有例外,例如冷凍鮭鱒,智利產之銀鮭已經接近上市時期,大概日本國內市場價格也趨于穩定,在未來一段時間應該不會再讓大家失望,目前一開始之定約價格為C&F每公斤5.30美元,匯率提升5日圓,所以價錢降低了30日圓,處理過之4-6磅冷凍全魚會跌破每磅600日圓。
實際上智利貨主賣出之價錢,由于對于日本方面的情況非常了解,因此價錢已經有上升壓力,所以未來是否能維持此一低價狀態有非常大之疑慮。貿易負責人指出,原本日本需求量非常多,但因為價高貨源有限,所以輸入量受到限制,但目前隨著日圓升值,價錢降低,所以輸入數量大增,因此市場會消化不良,立刻產生崩盤危機。
加拿大東岸產的冷凍鯡魚卵,雖然幣元大幅下跌,但并未顯示在冷凍鯡魚卵之日本國內市場售價。主要是因為產量減少,價錢上揚,許多進口業者,都配合盛產季9月中下旬,在此一時期大量進貨,所以進口成本已經固定,因此與目前匯率變動無關。
大水產公司指出,目前輸入北歐鯖魚水產公司大部分仍然維持「三分之一規則」結帳。貸款三分之一需等按輸入條件送達,實際在日本國內販賣時分批支付,因此輸入成本在國內販賣價格未決定之部分,只有此部分因為尚未付款,所以受到日圓升值的正面影響,此一部分非常有限,大約僅占成本的20%。
輸入另一重要商品為冷凍蝦,在金融體系混亂及未來經濟情況雙重影響下,作為震源地之美國,當地市場情況非常疲弱,同時也受到匯率影響,輸入量大幅下滑。因此蝦之生產國產品失去主要市場,庫存量大增。但目前沒有任何日本水產公司因為日圓升值而大量進貨。
歐元也一直滑落,也影響到目前處于盛產期的北歐鯖魚之輸入,挪威之貨幣(NOK),在漁期開始1NOK等于19日圓,最近跌到12日圓。此一匯率之變化影響極大,以輸入之初400-600g大小之鯖魚,其供貨成本每公斤由350-290日圓之間,價差幅度加大,日本國內業者對此非常警覺,因此已經對進貨量控管。
日圓狂漲對挪威輸出業者也造成困擾,目前最主要之解決方案為今后價格不以NOK為標準,而改以日圓為標準。
日圓升值當然提升了日本國際競爭力,但實際上影響程度十分有限。以過去輸入量最高的2001年為例,當年輸入量為380萬公噸,但當年之匯率加權平均較目前低20%,大約1美元可換120日圓左右。大多數負責水產貿易的人均認為,今后實際經濟將持續低迷,因此除了匯率以外之因素,對降價影響更大。
外國對魚消費之增加,因此在日本各地均發展出新的輸出產業,在此一波日圓高漲情況下形成一股反流。世界需求之減弱,使日本輸出業處于進退不得之困境。日本秋鮭由2003年以后,每年大約輸往中國大陸6萬公噸作為加工原料。但今年意外漁獲不佳,造成魚價高漲,再加上日圓上漲,如果此一情況持續,今年外銷可能連10,000公噸都很難達到。以往大量銷往俄羅斯的秋刀魚,及在本州島東北部捕捉之鯖魚大量輸往中東與非洲,此兩種輸出今年均已停止,此一輸出中斷何時恢復仍然無法掌握。另一方面輸往歐洲、中東之鮪魚罐頭需求減少,因此日本輸往泰國之鰹魚價錢也下跌,未來發展目前也處于不明狀態。
輸出不順,許多水產品即在日本各地冷藏保存,由于漁船繼續作業,新的魚貨不斷進來,因此造成魚價暴跌,可能造成廉價魚大量進入日本國內市場。
東京筑地市場各個批發商,對于此次日圓上漲對于市場的影響,看法差異極大,有人持正面肯定看法認為應該會減少「買不起」的現象,也會使目前持續上揚的魚價下跌,達到正常水平。也有人認為因為輸出使日本國內市場維持穩定的如秋鮭及秋刀魚,現在輸出減少將造成日本國內生鮮及冷凍市場混亂。另外也有人認為,日圓升值的同時,日本股市大跌造成景氣不佳,消費者信心降至谷底,此為日本第一次面對之情況。因此長久以來參與日本水產品交易之專家,對于未來發展也很難掌握。筑地魚市場最大宗交易水產品為鮪魚,表面看起來日圓上漲對鮪魚交易影響有限,主要之交易商品冷凍鮪魚,在日圓上漲前,受到市場景氣低迷影響,庫存過多,市場處于低迷狀態。雖然由印度尼西亞等南方國家輸入之生鮮大目鮪及黃鰭鮪,因為日圓升值魚價降低,但2008年前往此海域作業之日本漁船大幅減少,數量遠遠低于2007年,由以上所述可知,漁業之景氣仍然很差,漁業經營正陷于困境。
另外,市場外交易主要為養殖鮪魚,這些鮪魚主要來自地中海,2008年由于日本市況不佳,日本方面希望壓低售價,歐洲方面因為成本上升,所以希望提升售價,由于日圓上漲使兩者對售價之看法差異降低。2008年11月中旬ICCAT通知要減少漁獲配額,因此也促使雙方達成協議。但許多進口商也抱持懷疑態度,在目前市場狀況如此不景氣情況下,目前簽約購買之魚貨未來在市場是否能消化得掉。
對于鮭及蝦等大宗輸入水產品看法差異極大,有些批發商樂觀認為這些主力水產品,大概不會作任何處理,即會銷往日本。另有些批發商認為目前景氣不佳魚價下跌,同時又因為日圓升值廉價品大量進入日本市場,使未來市場很難掌控,所以停止進貨,完全將庫存釋出來因應目前住況。
但批發商普遍認為與以前相比,目前絕不做冒險之買賣,代理買賣完全消失,整個物流狀態非常單純,因此即使庫存銷售產生損失,那也是非常局部,損害極易控制。
輸入增加的為烏鰈、紅鰕虎魚及福氣魚,這些魚受到日圓升值及國外市場需求減少雙重影響,以往「買不起」時期,這些魚不會輸往日本市場。目前主要都輸往日本。一般冷凍魚之供應數量非常充足。目前消費情況并不是日本「買不起」,所以整個國際市場價格可能回復到由日本市場決定狀態。
日本國內市場市況不佳,批發商為補足國內市場損失,而進行海外交易,目前此種交易完全停止。目前鰹及鯖之產期已過,對此兩種魚之影響十分有限。但因為外銷停止,所以支持市場價格機制消失,未來是否會造成魚價持續下跌令人擔心。實際上,在秋刀魚已經看到此一現象。
批發業者未來發展,因為非直接之輸入業者,因此影響十分有限,如果進貨便宜賣出,零售商受到日圓高漲降價之壓力,與庫存高價品之壓力,雙重壓力下,未來營業收益一定會下降,未來經營將更為艱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