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珠江時報資訊:首次采訪譚健標,讓人很難相信他就是在南海首個注冊魚苗商,并率先開通網上魚苗交易平臺,有著“種養大戶、漁商阿里”稱號的養殖專家。
挫折中爬起的養殖專家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3點,記者一行來到在九江鎮沙頭北村靠近北江的養殖基地見到了這位新勞模。見到今年剛剛被評為南海區勞動模范的譚健標,在他的養殖基地上,滿臉倦容,褲腿隨意挽著,穿著一雙舊人字拖鞋的雙腳后跟露出一層厚厚的白繭……
譚健標面帶倦容從屋里走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小聲一點說話,工人還在睡覺。”原來他和他的工人們從頭一天下午一直忙到當天中午,剛睡了1個鐘,他說:“干這一行就這樣,每年3~7月是銷售旺季,每天都只能睡兩三個小時。”他和工人們一起吃睡在魚塘旁簡陋的小屋,而家里的豪華別墅卻花錢請外人住。
1991年,當時他還在做活魚買賣,生意中結識了一位農業研究所所長,這位所長當時為漁商們進行母魚催育服務,一次就能賺好幾萬塊錢。看到魚苗這么容易弄,譚健標把這位所長請了回來,并投資50多萬元建了個魚苗養殖場,準備大干一場。誰知這位所謂的“所長”并沒什么實際經驗,那些母魚被他一個催育針下去,沒多久就全部死光了,譚健標血本無歸。
但這并沒有擊垮譚健標,經過一番思慮,他繼續投資魚苗養殖,僅有初中文憑的他憑著父輩傳下的簡單技藝,開始自己摸索各種養殖技術。短短幾年,他逐漸掌握了很多獨家魚苗養殖技巧,生意越做越紅火,國內每個省都有他的市場。2005年,他申請注冊了“健標”魚苗商標。采訪當天,湖北省荊州市的養殖戶劉先生就專程飛到九江鎮向譚健標“要”魚苗,他說,“健標魚苗”質量保證,不來這里“盯”著,像他這樣的新客戶可能就拿不到貨了。
開通首個網上交易平臺
譚健標和夫人有個約定,上半年弄魚苗,下半年就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一來好好休息,二來增長見識給自己充電。1998年,他去泰國旅游時看到當地有人通過網絡做生意,一下激發了他的靈感。2003年,他買回電腦,拜師學習電腦技術,開始在各種網站上發布魚苗信息。不久,一個馬來西亞人通過網絡找到譚健標,他的第一筆出口生意就這樣談成了。不過由于沒有合法出口資格,當時他們只能采取轉道香港的方式偷偷摸摸地做出口生意。
去年,譚健標的魚苗養殖場順利通過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批準為出境水生動物注冊養殖場,成為南海首批獲準的5家淡水魚苗養殖場之一,從那以后“健標魚苗”都能通過白云機場直飛東南亞,他也成為白云機場的大客戶之一。
打算創建水產魚苗合作社
在他的魚塘前面的一張桌子上,擺著十幾個各種礦泉水瓶子,里面都是各個農戶送來的魚苗樣本。“我的魚苗一部分是我自己魚塘產的,而大部分是附近養殖戶送來讓我給他們銷售的。他們信任我,客戶也信任我,而我要對他們雙方都負責。”說話間,一輛送魚苗的車開了進來。
現在,譚健標正盤算著成立“廣東省南海區九江鎮南金興隆水產魚苗合作社”,讓當地擁有魚塘的村民以自愿方式加入到合作社中,他將為這些農戶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再統一收購以“健標魚苗”品牌銷售。他說,農民的日子是最困難的,能靠自己幫助鄉親們富裕一點,這就是最大的快樂和滿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