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池州日報資訊:安徽省池州吃青陽縣新河鎮烏龍村村民詹琪,今年43歲,是一個勇于開拓創新的人。去年他通過上網查資料、請教專家、努力學習、反復摸索,成功實現人工繁殖泥鰍。時隔一年,他的經營情況如何?4月23日,筆者走訪了詹琪的青陽康盛名優水產品養殖場。
碰巧這天東至縣昭潭鎮養殖戶呂先進前來購買泥鰍苗。詹琪一邊忙著給他裝運泥鰍苗,一邊充氧氣,一邊講解泥鰍育苗技術。
呂先進從網上看到詹琪人工繁殖泥鰍成功的報道后,就萌生了養殖泥鰍的想法。他反復考察市場行情,在得到了詹琪的大力支持后,做出了養殖泥鰍的決定。
自從詹琪人工繁殖“巨龍”泥鰍成功后,他便陸續接到了來自全省各地求購泥鰍苗的電話。為了滿足客戶需要,他先后投入20多萬元,今年又從武漢引進種鰍,重新購置了孵化缸6個,建設了孵化恒溫室和18個育苗池,建筑面積300多平方米,容積達2000立方米。他還在泥鰍品種上進行改良,目前他的養殖場可以繁殖“巨龍”泥鰍、圓泥鰍和花斑鰍三種泥鰍苗,年繁殖能力在孵化5000萬尾以上,能滿足1000畝水面養殖需求。
詹琪介紹,目前他家的泥鰍苗銷路不錯,已銷往舒城、樅陽、安慶、東至、涇縣、南陵、蕪湖、繁昌、宣城、黃山等周邊縣市20余戶養殖戶,反映相當好。今年不少養殖戶還加大泥鰍苗的投放量,泥鰍苗市場行情很樂觀。東至的呂先進多次考察了詹琪的養殖場,聽了詹琪的詳細介紹,就徹底打消了顧慮,當即買回15萬尾“巨龍”泥鰍苗回家養殖。
送走了呂先進,詹琪便和家人開始為種鰍配種繁殖。這是專門為樅陽一個客戶準備的。
詹琪進行人工繁殖的主要品種是從武漢引進的“巨龍”泥鰍,這種泥鰍是日本“川畸泥鰍”與洞庭湖“花斑鰍”雜交而成,色澤烏黑耐看、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且耐氧性好,個體大,跟本地的圓泥鰍有點相似,肉質鮮美可口。
詹琪告訴筆者,不少客戶是第一次養殖泥鰍,沒有多少養殖經驗。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每次他都要額外贈送一定數量的泥鰍苗,還向他們提供養殖資料,而且一般他都親自去現場指導。平時,他還通過上網指導、電話聯絡、手機信息等方式,為養殖戶提供服務。他說,泥鰍養殖的關鍵是育好苗,尤其體長3公分以前是關鍵,可用豆漿和雞蛋黃喂養,3公分以后很簡單,管理上和養魚一樣。
詹琪介紹,泥鰍養殖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前景十分可觀。去年青陽縣泥鰍養殖不足100畝,今年的養殖規模也難以突破200畝。詹琪說:“下一步我將以康盛名優水產品養殖場為基地,帶動周邊養殖戶搞好泥鰍養殖,加大苗種供應和技術指導力度,以擴大養殖規模,做大泥鰍產業,這樣既能保證市場消費需求,也能帶動更多的農民盡快致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