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晨報資訊:
王斌的蝦店所在位置并不理想,處在后湖興業路延長線一片新建小區與在建樓盤之間,人流量不大,而且到現在連路燈都沒修好,一到晚上店周圍一片漆黑。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店,每天能接待100多桌客人,一晚銷售額上萬元,甚至比與它相距不到一站路,緊鄰主干道的其他蝦店生意都好。8日下午17時,記者找到王斌的濕地蝦店時,其店內院子里已停了六七臺小車,其中不乏寶馬、雷克薩斯等名車,王斌似乎與這些車上下來的人都十分熟悉,幾乎每桌都有客人跟他打招呼。
可王斌對現在的生意仍覺不滿,“店開晚了,我是今年6月22日才開的店,有經驗的人都是4月初就開店了。我要是那時候就把蝦店開起來,生意肯定比現在還好。”
王斌的蝦店其實就是后湖一片閑置工地,王斌今年租下這片數千平米的工地后,花了20多萬元平整場地,搭建大棚以及添置桌椅、廚具等用品。雖然沒有空調和裝飾,但來吃蝦的顧客似乎不太介意。
王斌決定開蝦店前,是漢西二手車市場專門倒騰舊車的車老板。生意相當不錯,用他的話說,“日子過得蠻知足的。”如果不是去年潛江油燜大蝦上了央視節目,幫他身邊幾個開蝦店的好友“賺了大錢”,他是不可能做這種“勞神費力”的生意的。
2008年底,王斌在一個飯局上探聽其在潛江開蝦店的朋友們的收入,人家只是含糊地說了個位數,“一年賺了七位數”。就是這句話讓王斌再也坐不住了,“一個那么不起眼的小店,賺錢比炒股還快,簡直是‘坐地分錢’嘛。”
此后數月,王斌成天就忙一件事,游說幾個朋友和他一起開蝦店。經他鼓動,兩個生意朋友真被他說動,三人共同出資20余萬元開蝦店。
然而等王斌著手選點開店時才發現,蝦市太過火爆,搶門面開蝦店的人太多,已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門面,只得重新想法子。
5月初某晚,王斌路過吉慶街附近時,看見街上燈火通明,顧客三三兩兩地坐在街邊吃飯聊天,一派生意興隆的景象。
令他心中一動的是,天已很熱了,大多數顧客寧愿坐在街邊流汗,也不進到有空調的餐廳里。有個想法冒出來:既然大家喜歡在街上吃夜宵,何不直接開個大棚蝦店,讓大伙暢快地吃蝦喝啤酒呢?
四處搜尋閑置廠房、空地,5月中旬,王斌終于在后湖興業路上找到一處閑置工地,數千平米的場地足夠開一間龐大的蝦店。空地老板找到租戶,天上掉餡餅,談判十分輕松,數天功夫,王斌談妥租賃協議:租期一年,月租一萬多。租價只相當于同等面積門面租金的零頭。“要是搶在年初租,還能更便宜。”王斌事后總結。
場地談妥,王斌一邊安排施工一邊請師傅。在請什么水平的師傅問題上,幾個股東發生小小爭論,有人說,穩妥起見,先請個費用便宜點的師傅試試水,王斌則極力主張請有手藝的師傅,爭取一炮打響,為明年打基礎。最終,王斌說服另兩個股東,以每月8000元工資從潛江請來專業油燜大蝦師傅掌勺。
6月初,王斌的蝦店準備開張時,“潛江油燜大蝦”已如同雨后春筍,早已經遍布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與王斌蝦店相距一站路范圍內,與其規模相當的蝦店就先后開出5家,而且位置都比王斌的“濕地蝦店”好,這是王斌當初萬萬沒想到的。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新店開張前,王斌特地在商場選了20多盞瓦數最大的日光燈管,裝在臨街院墻上。沒想到此舉收到意外的廣告效應。后湖興業路周邊蝦店密集,已經形成“扎堆效應”,但多數蝦店名氣不大。王斌店周邊沒路燈,他的店就顯得特別醒目。在此尋蝦店的顧客如同蛾子見到燈一樣,全都奔他這來了。結果,“濕地蝦店”一開,周邊夜市蝦店垮了三四家。
現在這家店一天能開一百多桌,王斌表示年內賺回本錢應該問題不大。但大棚店畢竟不是長久之計。雖然錢賺到了手,但王斌分析蝦店行情時仍顯得十分謹慎。今年蝦店打折非常普遍,半價、對折的基本天天有,他認為這是個不太好的兆頭,“如果大家一直靠殺價拉生意,武漢小龍蝦生意也就做到頭了。”他計劃著,如果這間大棚店能一直維持旺銷,明年就找間正規門面開蝦店。
目前,王斌正在申辦餐飲公司執照。他說,一旦條件具備,他甚至會到十堰開設連鎖店。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