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學畢業的業務員謝鋒常常說自己很“蒼老”,“曬得黑不溜秋的,去趟廣州天河城都覺得跟那現代的壞境不匹配。”謝鋒開玩笑地說著。這的確是做業務員的特點,風吹日曬地在魚塘跑,特別是對從零開始的謝鋒來說。
“2007年被派到順德的時候,什么都不知道,一個人都不認識,下著雨,提著兩個塑料袋就來到順德找地方住。”謝鋒的開始幾乎代表著普通畢業生的典型狀態:沒錢、沒朋友、沒有娛樂活動,最初連廣東話都聽不懂。謝鋒提起一次很“奇特”的經歷:他在魚塘邊遇到一個當地人,就與對方攀談起來,不懂廣東話的謝鋒與聽不懂普通話的對方居然越說越投機,最后發展到用字條溝通,對方還讓自己幼兒園的小女兒充當“翻譯”。也正是帶這種不停問、耐心聽的干勁,謝鋒開始了自己在佛山的市場開拓。2009年佛山三水地區魚料的銷量從2008年的1500噸上升到5000噸。
飼料廠業務員流動大是行業不爭的事實,所以才正式工作兩年多的謝鋒總說自己“工作這么多年……”今年4月份他就開始帶公司的新人了,現在手上還有20多名,算是個小“老師”。“做業務的關鍵就要看你是否敏感,人家說話通常都有隱含意義的。”謝鋒說起最近一件事:他們走訪當地一位經銷商,得知一飼料廠的業務員自己開了一家飼料店,做現金銷售,這對經銷商的沖擊是不小的,當問到經銷商覺得如何的時候,經銷商只說“沒什么影響呀”,但仔細一聊,其實是一肚子氣。出來后,“學生”說這個經銷商“很好聊”,謝鋒就告訴他,要抓住本質,因為這件事是有矛盾的,這也就是自己的機會——善于從談話中抓住有用的信息是謝鋒工作的一大技巧。有學生去找經銷商,卻套不到任何信息,有的還被趕出來。因為他們都是開門見山,而這是與陌生人打交道的一大忌諱。“我根本不認識你,為什么要告訴你名字、銷量?你問銷量可以婉轉點嘛,一天拉幾次貨呀?每次多少呀?自己再算一下,心里也有底了。”
每年10月就進入了找客戶的旺季,“一年就10、11、12這么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年底開始總結了,賺錢沒有?沒有的話,我們就有機會了。”謝鋒說,這時候飼料業務員還在休息的是最笨的,明年的量就靠現在的工作。好在經過這兩年的磨合,謝鋒也從陌生走向了熟悉,三水南海兩個他負責的區域自不必說,還會到其它地區學習,騎著摩托車,有時候一騎就是100多公里,“不過現在和他們都成為朋友了,走到哪里都問題不大,工作也不會像最開始的時候那么苦悶了。”謝鋒笑著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