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高淳,邢青松可謂鼎鼎大名。他是我縣螃蟹產業發展壯大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在營銷“固城湖”螃蟹的十多年里,他始終堅持求索、創新、共享的理念,帶領萬戶農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聯合之路。
下海創業樹誠信品牌
1992年邢青松復員退伍,被分到了銀行工作。可“不安分”的他毅然選擇下海經商,并將養螃蟹、賣螃蟹作為人生事業的基點。“當時對螃蟹養殖和銷售根本沒什么經驗,最多時欠下了100多萬的外債。那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這輩子把債還了。”回想起創業之初的情景,邢青松仍唏噓不已。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邢青松悟出只有堅持質量、誠信,才能樹立信譽、邁向成功。他說,“關鍵是質量要過關,同樣的規格,肉肥膏滿,收購時我寧可多出幾塊錢一斤。員工們問我,高價收,低價賣,還怎么賺錢?我告訴他們,我圖的就是信譽、質量,信譽和質量抓起來了,然后再求利潤。”這個辦法果然見效,來他店里買蟹的人越來越多。到2006年,他的螃蟹生意已經做得有聲有色,不僅在南京開了分店,還打開了北京、上海等國內各大中城市的市場,走上了品牌經營之路。
創新求變成領軍人物
邢青松的成功源自他不斷創新求變的精神,而他事業發展的軌跡也印證了這一點。2001年讓螃蟹爬上了互聯網,2002年用激光在蟹殼上打上了自家的招牌,2003年配備了配送車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2004年為螃蟹度身訂造了新穎的竹編包裝,2005年舉辦了蟹文化書畫展,2006年編寫出版了《三蟹經》一書,2007年拿到了全市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的水生動物出口證書,2008年牽頭成立了青松水產專業合作社。每一屆螃蟹節,他都會冒出一個新點子。
“螃蟹營銷也需要有想象力。”邢青松說“網上銷售,便于我及時了解價格走勢、供求信息,調整營銷策略,規避市場風險。”為讓消費者吃到貨真價實的“固城湖”螃蟹,他又成功將“固城湖邢青松”六個字的防偽識別標志用激光打印到蟹殼上。“我還研制了這種竹編的精美籠子,為的就是以配套包裝打響固城湖螃蟹品牌。”
2007年,青松固城湖螃蟹有限公司取得水產品自營出口權,邢青松的螃蟹從此拿到了“出境護照”,當年成功出口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邢青松也成了“固城湖”螃蟹產業的領軍人物。
合作發展走共富之路
有十多年從業經驗的邢青松發現,農民不能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規避市場風險能力小的主要原因在于:規模上不去,市場占有率小;標準意識差,產品價格低;組織化程度低,形不成市場合力。于是,他把帶領農民走上聯合共富之路作為了人生事業的新追求。
2008年,他牽頭成立了高淳縣青松水產專業合作社。農戶負責生產,基地保證質量,店鋪面向市場,公司運作管理,這種緊密型的經營模式使合作社生意越做越紅火。“一年下來,合作社總計向社員分紅150多萬元。”邢青松對分紅大會上的情景記憶猶新。
為吸引更多的農民走合作發展的道路,2009年他又聯合11個專業合作社共同設立了高淳縣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新增了2個營業網點,新建了暫養基地和出口基地,出口螃蟹71噸。如今,聯社已擁有社員1199家,帶動農戶17381戶,幫助社員增收800多萬元。
談及未來聯社發展,邢青松躊躇滿志,“我們專門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要通過‘螃蟹經濟’讓更多的家鄉農民受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