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人物小檔案】吳義明,男,47歲,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阪偧t星村人,有20余年務工經商經歷,去年底返鄉創業。
2月初,虎年春節在即。安慶市大觀區?阪偧t星村的返鄉農民吳義明,依然帶領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們在廣成圩330多畝養殖基地上忙碌,為開春種苗投放作最后的準備。
吳義明初中畢業后在家從事糧油買賣,有了些積蓄。1989年,前往合肥創辦家具廠。由于生意失敗,吳義明遠走沈陽、北京等地,成為一名在建筑工地謀生的打工仔。后來,吳義明成為山東聊城一家建筑公司管理人員。
吳義明說,回鄉創業的念頭得從2009年下半年回家鄉養病說起。短短一個月,他目睹了?阪倓澣胧袇^后,城鄉統籌步伐明顯加快。當年,紅星村又被規劃成大觀區省級農業示范園的核心區,國家土地整理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幾千萬元資金不斷投入,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吳義明決心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闖出一片新天地。他和另外4位外出務工農民回鄉創辦了水生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期承包了低產圩田300多畝。站在合作社遠景規劃圖前,吳義明的言語間洋溢著對一年的期待。 2010年,他們將完成投資400萬元,水生蔬菜、綠化和休閑垂釣等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到時合作社將吸納大學生和周邊農民約150人就業。 5年后二期工程完工,經營面積將超過1000畝。
在外務工和回鄉創業的經歷,讓吳義明對自己事業和家鄉的發展多了幾分理性。他說,敢回來投資,還敢抱這么大希望,是因為國家有好政策,當地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吳義明說,雖然自己生長在農村,但是對農村具體政策并不十分了解,在創業的過程中,政府的支持顯得更加重要。當初,他打算以公司的模式來運作自己的養殖休閑基地。但是鎮、村干部建議他成立合作社,這樣既可以為初創的企業爭取到國家的優惠政策,也能更多地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村干部還建議他到江蘇、浙江、湖北等地考察學習。最后,鎮、村干部們干脆帶著他一起跑有關部門,順利拿到了合作社注冊手續。還沒來得及回山東處理完全部個人事務,這邊已經開張了。
從田野到都市,再從都市回到田野,吳義明不僅帶回了資金,更帶回了現代化的視野和經營觀念。在考察周邊的養殖戶后,吳義明決定拋棄傳統憑經驗、粗放式經營的模式。他說,除了爭取到省農科院專家的全面支持,邀請一名水產專家常年駐場外,合作社還聘請了一名水產專業大學生。目前,合作社的技術人員和10多位工人也已經到位。
開春了,隨著水面的升高,吳義明的希望也正從田野上升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