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金色的六月,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黨江鎮到處都是“蝦的海洋”。農業部“科技入戶”活動使得黨江蝦農早造養蝦全面豐收。
從亞橋開發區沿興江大道進入黨江鎮,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沿海漁村,無論是田頭地角,還是蝦塘路邊,人們都在議論著今年早造養蝦大豐收的喜訊。到處都有扛著網捕完一個蝦塘又進入另一個蝦塘的捕蝦專業隊,更有那一輛輛來自全國各地的買蝦車輛。整個黨江車水馬龍,從早到晚十分熱鬧。
黨江鎮大框村養蝦專業戶在農業部等部委開展“農業科技入戶”服務活動的水產養殖專家指導下,今年早造養蝦全面豐收。其中第8、9、12村民小組已賣蝦的40多戶,200多畝蝦塘平均一造畝賺2500元以上,戶均賺萬元以上。養蝦能手蘇日,12畝塘產南美白對蝦3800多公斤,凈賺4.1萬多元。
千畝連片無公害對蝦養殖示范基地的南域村通過開展“農業科技入戶”活動,廣大蝦農進一步了解掌握了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生活習性和疾病防治知識,進行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
今年春季,南域村四戶農民,首創了薄膜保溫育苗技術,選用1/10的蝦塘面積作保溫育苗池,池面四周和天棚均用竹木作骨架,蓋上塑料薄膜。棚內用2至3盞250W電光保溫燈全天候照水加溫,并適時用地下水調節水溫。于今年2月14日(比往年提前一個月)便把從外地精選的蝦苗購回投進保溫育苗池,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提前上市,搶占了市場先機。每500克60支頭成蝦售價21元。
潘能華5.8畝蝦塘,一造產蝦2800多公斤,凈賺4.2萬多元。其余3戶用保溫棚實施“二次育苗”的科技養蝦示范戶,今年早造也分別賺了2.2萬至3.5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