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49年前,胡早根出生在江西新余仙女湖區一普通農民家中,因家底差、兄弟姐妹多,生活貧困,1979年高中畢業后在家務農;49年后,胡早根搖身一變成當地的木材、機磚、漁業行業的小老板,還被當地的老百姓親切的稱為“仙女湖上的養魚大王”。
胸有成竹巧經營成“養魚大王”
2003年,胡早根一次投資800多萬元,采取租賃承包的方式,創辦以經營仙女湖區舞龍湖大水面漁業養殖為主的水產養殖主體,成新余市首屈一指的水產養殖大戶。
當時,親朋好友都覺得胡早根投資金額太高,勸他收手。可胡早根卻胸有成竹地說,“沒問題的!”。
中標后,胡早根合股組建仙女湖漁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實行公司化經營管理的新模式,把150名管理人員劃分13個生產區城和2個管理片區進行規范化生產和管理,打破了原吃大鍋飯的弊端。飼養方法上改變傳統的方法,采取人放天養的辦法,以大自然雜物為天然餌料,放養無公害純天然魚,主要生產鳙魚、鰱魚、翹嘴魚、鳊魚、鱖魚等魚種。
目前,他飼養的魚榮獲國家無公害天然魚證書,遠銷廣東、湖南、浙江、九江、吉安等省內外各大市場,供不應求,深受消費者青睞。
沿湖400多名剩余農村勞動力就業致富
仙女湖水面養魚秩序曾一度混亂,養魚公司間存在互相偷魚、炸魚事件。由于歷史的原因,仙女湖大水面漁業養殖形水面欄網眾多,嚴重影響仙女湖旅游船只的安全暢通,有損于游湖游客興趣和雅興。
為使仙女湖大水面漁業養殖與仙女湖旅游產業協調和諧發展,樹立仙女湖整體的良好形象,在多次協調解決未果的情況下,胡早根利用自己經營舞龍湖大水面漁業養殖取得可觀效益的優勢,兼并當時年虧損160萬元鈐陽湖承包經營體,把江口水產場子和鈐陽水產場子合二為一,使仙女湖上下游水面連成一體,形成規模生產,挽救了鈐陽水產場,使200多名股東重新獲得生機。
目前,胡早根正乘仙女湖鮮魚獲得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頒發的有機食品證書的契機,著力打造仙女湖鮮魚的品牌戰略,使仙女湖鮮魚產品越來越受到客戶睛昧,產品暢銷廣東、上海、深圳、福建、浙江、江蘇、安徽、山東等省內主要城市,逐步樹立仙女湖鮮魚的品牌形象。
到2006年,年產鮮魚七百萬斤,魚種一百萬斤,創銷售收入2560萬元,創稅收120萬元,每戶參與養殖農戶,年創收入1.8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