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疫苗,或挽回羅非魚產業20億元損失
------相信科學、相信疫苗能夠解決鏈球菌病這個問題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2010年7月份,羅非魚鏈球菌病“從點到面”發散態勢在華南地區終于如期而至。但據各地信息反饋,鑒于去年觸目驚心的場景今年養殖戶有意識的及早預防和用藥處理產生了一定積極的防治效果,即使是養殖密集型地區發病率也只在10-20%。去年8月份正是鏈球菌病猛烈暴發的時間,但今年同期發病情況平平,各地疫情報告相對緩和,正當大家都以為今年羅非魚養殖能僥幸躲過了一劫時,進入了9月份后,各地病害疫情形勢愈演愈烈,從50%發病率到70%發病率,甚至100%發病率......當初用藥后貌似病情穩定控制住的羅非魚強勁反彈、再劫難逃。
自2009年羅非魚鏈球菌病大暴發以來,養殖戶心急救魚幾乎無藥不用,不但事倍功半,反而刺激了魚體的耐藥性,使疫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羅非魚鏈球菌病成為養殖業揮之不去的夢魘。
難道羅非魚鏈球菌病真的泛濫到無藥可治的地步了?
“相信科學,相信疫苗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日前,中國水產門戶網記者采訪了廣西水產研究所漁業病害防治研究室陳明副主任。

陳明副主任在接受中國水產門戶網專訪
中國水產門戶網:請問廣西水產研究所是什么時候開展羅非魚鏈球菌病課題研究的?近年來我國鏈球菌病疫情發作的總體情況如何?
陳主任:最早是在2005年,那時羅非魚還屬于極少發病的水產養殖品種,鏈球菌病只是在國內偶爾發現,因為是局部區域發生,養殖戶及科研單位對此關注度并不高。當時廣西水產研究所同美國農業部水生動物疾病研究中心有項目合作,廣西所自然而然進入到這個領域的研究中來。
2006年初廣西政府鼓勵羅非魚養殖,對養殖進行反補貼,掀起羅非魚養殖的高潮,當時在南寧邕江一個4*4*3的網箱投苗量竟達3千尾,發病出現死魚嚴重時一個網箱每天死30多尾,到收成時竟有一半的魚死掉。07年病害愈演愈烈,發病的點、面均有逐漸擴大的趨勢,發病地區已不限于南寧,而是包括整個華南地區。08年由于凍災凍死了大量的魚,沒有了宿主,病原處于休眠期或者局部消亡,加上當年魚苗供應不上,養殖戶放苗密度大幅降低,故08年羅非魚發生鏈球菌病非常少。09年鏈球菌病暴發性發作,然而很多人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以為這只是偶然倒來的一場病很快就會過去,所以大家都持觀望態度。到了今年5月,海南省鏈球菌病再次大面積暴發,到7-8月份,廣東開始暴發,廣西繼廣東發病20天左右以后也進入發病期。特別是9月份以來,很多大公司養殖基地、大、小養殖戶的魚塘均有發病,并且死亡率很高。

肇慶高要白諸鎮發病的魚塘

鏈球菌病感染的小規格魚苗

福建漳州本地紅羅非也未能幸免
中國水產門戶網:我們都知道,疫苗課題研究及開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具體包括了哪些工作?
陳主任: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
一、 羅非魚病原調查和病原庫建立。
羅非魚鏈球菌病的調查內容包括要了解鏈球菌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每年的發病規律,目前已知單是鏈球菌病給全國羅非魚產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約20億元,廣西地區的損失有4億,非常慘重。
建立病原庫,必須要了解中國各個養殖密集區流行的鏈球菌病屬于海豚、無乳、難辨中哪一種。5年里,我們對全國各養殖區進行病原分離,廣東在茂名、高州、化州、肇慶、惠州、揭陽、汕頭等地分離到33株;廣西在南寧、北海、欽州、百色、柳州等地分離出32株;海南在海口、瓊海、文昌、澄邁等地分離到18株;福建漳州地區分離出7株;云南的羅平縣分離到2株,五省中共分離到90株鏈球菌病菌株,囊括了中國南方各省主要養殖區域病原,并且從2005年到2010年,每年都保留了采集到的菌株,這對以后細菌進化研究很有意義。另外在選擇菌株和免疫原時,必須進行篩選出具有很好免疫力的代表菌株,才可以用來做成疫苗。選好的代表菌株進行抗原處理,把有效成分保存下來,去除無效成分。

工作人員進行羅非魚鏈球菌病原采樣
二、對比注射、浸泡、口服三種類型疫苗,選擇更切合實際生產操作的疫苗。
疫苗在水產或是羅非魚防病領域,屬于新事物,一開始養殖戶在觀念上比較難以接受。舉個例子,有個池塘的羅非魚已受到鏈球菌病感染,初期死亡不多,也沒有表現出鏈球菌發病癥狀,如果這時候使用了疫苗,必然會加速感染病魚的死亡,養殖戶此時反而會認為是使用了疫苗才導致魚的死亡。
在生產實踐中發現,疫苗注射在實際操作中面臨著勞動量大、工序復雜、容易引起應激反應等等的問題,所以養殖戶很難認可注射型疫苗。為克服種種弊端,我們考慮用浸泡或口服的方法代替注射型疫苗。經過多次生產實踐,又發現浸泡疫苗操作同樣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聚集大量的魚苗在一個池子里進行浸泡,產生的應激反應也很大,而且15日齡前的羅非魚,其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此時進行免疫保護往往會受到母源抗體的干擾。目前羅非魚苗一般在幾日齡時就上市出售,魚苗一旦分散到各地經銷商或養殖戶要再集中起來進行第二、三次免疫不太現實,此時疫苗需要量增多,成本增加,并且有效免疫濃度很難控制,應激反應也在加大。經過再三權衡,我們最終選擇了口服疫苗。
口服疫苗的優點在于,羅非魚的免疫系統發育完善后,對可操作的魚體規格范圍很廣,既節省勞動,也大大降低應激反應。從07年開始,我們就開始考慮制備通過口服途徑來獲得免疫保護的疫苗。當時國外資料報道浸泡疫苗免疫保護率約為70%,而口服疫苗最佳記錄也只有60%,而且效果還不穩定;即使如此,在生產應用上還是有價值的。
提高口服疫苗免疫率的研究遇到了瓶頸,我們把人類腫瘤免疫思路引入羅非魚鏈球菌疫苗研究當中,把腫瘤免疫新思想和科研新發現結合,經過4年的攻關,加上生產工藝不斷成熟,目前在實驗室的保護率高達86%,為以后的口服疫苗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口服疫苗能達到如此高的保護率,主要依賴三個核心技術:
1、 開發粘膜免疫佐劑。這種佐劑必須是適合腸道、消化道的一種粘膜佐劑,通過腸道免疫細胞激發魚體免疫系統,如果沒有上升到系統免疫,只在局部進行免疫,一則保護時間短,二則保護率會降低。
2、開發粘膜免疫增強劑。這種增強劑可以顯著提高羅非魚免疫機能,如果不用疫苗只用免疫增強劑去防病,保護率仍然可達60%,效果明顯。
3、納米微膠囊技術。就是把以上物質變成納米級大小,再包裹起來,形成一個壁壘,從而使免疫佐劑和免疫增強劑的成分通過口服進入到消化道后而不容易被消化液(酶)消化掉,并可達到緩慢釋放、提高免疫保護率的效果。

口服型疫苗

廣西水產研究所水產疫苗與免疫技術創新研發團隊
三、 進行羅非魚免疫工作的基礎研究。
明確羅非魚機體如何產生免疫反應
從細胞水平、蛋白質水平、基因水平找出吉富、奧尼以及吉富和奧尼雜交的吉奧,三個羅非魚品系抗病力為何存在明顯的差異?疫苗進入魚體后,是如何產生免疫反應的?什么樣的免疫原可以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究竟是細胞免疫起作用還是體液免疫起作用抑或是非特異性免疫起作用?我們對這些工作進行大量探索和研究。還有需要找出不同病原,其毒力方面存在高低之分的原因是與哪個蛋白、哪個基因相關聯的。這些工作對以今后開發免疫原將有很大幫助。
明確鏈球菌抑制羅非魚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機制物質基礎
任何一個對機體有危害的微生物,它都會有一套抵抗機體免疫反應的機制,鏈球菌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套機制抵抗羅非魚機體的免疫反應。行使這一套機制肯定會有一套物質基礎,這套物質基礎對疫苗或者免疫原而言,是有害的物質,必須去除掉。
中國水產門戶網:去年以來鏈球菌病暴發,在用藥無效情況下導致大批的羅非魚死亡,養殖戶損失慘重,棄養、轉養其他品種的養殖戶不在少數。請問疫苗能不能幫助養殖戶重新建立養殖信心?疫苗生產什么時候可以實際商品化?
陳主任:09年病害暴發后,養殖戶嘗試使用抗生素藥物、減少養殖密度、減少投料量、加強調水、選擇不同品系種苗等措施以擺脫鏈球菌病困擾,但大多都收效甚微。因此我們所做的研究工作就是要告訴他們:相信科學、相信疫苗能夠解決這個事情。羅非魚是屬于出口型水產品,如果使用疫苗進行防病,可降低或避免藥殘,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產品聲譽好,市場價格就會變好,水產品加工廠得益,農民的收入自然水漲船高,這對國民經濟建議是有很大幫助的。
但水產疫苗的研發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從開始臨床試驗申請到最后的報批生產文號的成功,中間涉及很多項目都夭折了,能保留十分之一的成功已屬不易。目前的口服疫苗研究在實驗室及生產小試上算是成功,接下來要同時開展兩個工作:第一、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程序走,從臨床試驗——中試——獸藥注冊——產品生產批文——GMP生產車間建設,單是第一道程序至少要花費2-3年時間。二、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將繼續在各養殖區建立疫苗試驗點,這也是檢驗疫苗能否應用于生產上的必須途徑,讓養殖戶親眼看見疫苗可以預防鏈球菌病,以點帶面進行大范圍輻射,從而讓更多養殖戶甚至整個產業來認識疫苗的效果。
中國水產門戶網:據了解,不論是網箱還是池塘,不論是立體、混養、還是精養的養殖模式下,不管是水肥或是水清池塘,也不分高溫還是低溫季節,鏈球菌病都無一例外地會發生。這個現象如何解釋?
陳主任:發病和養殖環境是密切相關的。雖然各種養殖模式和養殖條件下都會發病,但程度不一樣,主要區別在以下幾個方面。
1、魚種差異:如“吉富”品系的羅非魚發病率比其他品系要高,這與目前養殖戶反映及我們在實驗室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
2、養殖模式差異:管理水平不同,會導致發病率不同。比如粗放型的立體(豬、鴨、魚)養殖,豬、鴨糞便排到魚塘里,這樣魚的生存環境比較差,發病率就會高,死亡率相對也高。
3、飼料的差異:飼料質量不同直接影響到羅非魚機體抗病能力的差異。如飼料中的蛋白質、VC、礦物質含量不足,長期飼喂會引起羅非魚抵抗力下降。
4、養殖密度差異:密度越大,發病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如網箱養魚密度高,更容易發病。
5、地域的差異:羅非魚發病呈區域性。這和氣候條件有關系,海南是每年最早發病的地區,然后逐漸從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發展,如湛江,茂名、高州、化州,肇慶、高要,清遠等地。
6、季節差異:和溫度密切相關。每年羅非魚發病高峰期基本是在9-10月份,但9-10月份華南氣溫已在下降,而高溫天氣應該是7-8月份,可見溫度不是影響羅非魚發病唯一原因。我們初步認為這和可能魚的體積、養殖密度相關,九、十月份羅非魚基本達出塘規格,魚體積大,密度相對大。另外也可能和地球運動也有關,因為秋天是一個最容易發病的季節,魚也受到了大環境影響而發病。
中國水產門戶網:養殖戶使用口服疫苗防病的成本是多少?
陳主任:目前由于鏈球菌引發的羅非魚魚死亡率一般是15-70%,發病最多在30-40%范圍之間,導致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養殖戶防治鏈球菌病的成本(抗生素、調水劑產品、VC、免疫增強劑等藥物)一般占養殖成本10-15%。而使用疫苗預病,一尾魚的成本大約為4分錢,口服疫苗次數為4次。而一旦保護率達到80%以上,魚塘里的魚就會產生群體免疫效果,此后由鏈球菌引起的死魚現象將非常少。如此計算,使用疫苗的成本只占目前用藥防病成本的15-30%,而使用原來防病藥物不但費用高,并且羅非魚還會繼續死亡,這個成本就更大了,所以使用疫苗的效益是非常高的。

用口服疫苗拌料

投喂飼料+疫苗
中國水產門戶網:養殖戶在使用疫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果養殖戶對羅非魚進行了疫苗免疫了,那么以后防病工作是不是可以減少,是否就是萬事大吉,甚至一勞永逸?
陳主任:養殖戶在使用疫苗時必須按照疫苗嚴格程序去使用:疫苗如何保存、如何進行免疫的操作;避免洪水前、臺風來臨時進行免疫,因為魚在受到刺激的狀態下不容易獲得免疫應答;使用抗生素前后一周內避免使用疫苗免疫,因為抗生素對免疫會產生抑制作用。養魚是一個系統工作,進行疫苗免疫的魚也要嚴格管理、科學飼養,但它是很少會再受到鏈球菌病感染的。
中國水產門戶網:今年鏈球菌病發作比去年嚴重了,請您預測一下往后羅非魚鏈球菌病將表現怎樣的發病趨勢?
陳主任:任何一種病,在沒有一種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來控制病害前,想讓這種病害自然消亡是很困難的。這種情況并非只體現于羅非魚鏈球菌病的問題上,至于往后的時間內病害是愈演愈烈還是處于溫和的狀態,是比較難預測的,或許發病和整個大氣候條件有關,如果出現如2008年那樣冰災,那么當年的發病率就會自然下降,但如果明年出現更加極端的天氣,那么鏈球菌病發生也許會更嚴重。按目前的發展情況預測,鏈球菌病還會持續下去。
中國水產門戶網:如果商品疫苗上市至少還要等2-3年,那么在這2-3年里,養殖戶要注意哪些防病工作?
陳主任:疫苗作為商品上市實際上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牽涉到多個層面,按目前現狀而言,不論是誰,也不管哪個單位去做這個事情都比較困難。我國水產界獲得水產疫苗新獸藥證書的只有三個疫苗(草魚出血病細胞滅活疫苗、魚用嗜水氣單胞菌滅活疫苗和牙鲆溶藻弧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菌病多聯抗獨特型抗體疫苗),目前也沒有哪一種能獲得生產批文,而在美國有11種水產疫苗成功申請了專利。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可能與國家整體發展水平有關,包括國家對這方面重視程度不夠、養殖戶沒有形成用疫苗去防病的意識等。如果養殖戶素質和意識提高了,大家都向政府申請疫苗來防魚病,那么事情也許會有快速的發展。
所以在疫苗不能投入到真正養殖生產中去之前,我建議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 選好魚種。一定要選擇抗病力強的魚苗進行養殖,不要單純追求養殖速度。
2、 重視養殖環境。水質一定要好。
3、 飼養管理要到位。目前我們提倡集約化養殖,但只限于是規模上的集約化,單純把魚集中起來并不代表集約化,必須對技術、人才進行配套的集約化,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集約化。
4、 飼養密度合理。放苗密度越高,發病的可能性越大,一旦發病不容易控制。
5、 提高防病的意識。防病意識要早,不要等到發病才去重視問題,其實做好了以上四點,就可以很好地減小養殖魚的發病率,實際上就是提高了防病意識。
6、 可以選擇鏈球菌疫苗進行防病嘗試。盡管目前疫苗商品化生產需要國家批準,但如果養殖戶通過試驗點了解疫苗防病確實可行,隨著試驗點分布越來越多,全國各地就會有更多的養殖戶親身經歷或者親眼所見疫苗的效果,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并支持生產疫苗,也希望能和取得獸用生物制品GMP生產資格的打公司通力合作,可能會大大縮短走法律程序的時間。因此疫苗的生產,需要研究單位、國家政府部門、中試單位,試驗單位(養殖戶、企業、基地)幾方面的配合協作。

陳主任介紹實驗室疫苗研究的設備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務必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精彩視頻同步奉獻:
1、羅非魚流行病調查及病原庫建立
2、羅非魚鏈球菌病口服疫苗的研發
3、羅非魚鏈球菌病免疫機制的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