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甲魚養殖歷史悠久,曾經輝煌過,也衰落過。通過長時間的摸索,總經經驗教訓后,如今走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世紀90年代初,鄞州區邱隘鎮邱一村經濟合作社首開甲魚養殖的先河,成為邱隘鎮農業產業的一大特色和亮點。1996年,甲魚市場價格達到320元/公斤的頂峰,看到此行業有利可圖,大量單位和個人紛紛投資甲魚養殖,結果導致市場過度飽和。4年后,甲魚的市場價格慘跌至20元/公斤,虧本的投資者又紛紛退出了這個行業。
一些堅持下來的養殖戶開始摸索甲魚養殖的轉型升級,從工廠化溫室養殖,逐步向半野生的池塘養殖發展,同時,養殖品種從單一的中華鱉轉向中華鱉、中華鱉日本品系等多品種養殖,一些規模較大的養殖場開始走品牌化道路。到目前為止,鄞州生態甲魚養殖場面積保持在1600畝左右,主要有5家單位,包括高橋鎮的明鳳甲魚、咸祥鎮的天地水產、邱隘鎮的鳴惠甲魚等。實現轉型升級的主要做法有四點:
一、生態為核心 品牌見效益
鄞州區很注重品牌建設,對獲得市、省國家級的著名商標的企業,除了資金上的獎勵外,在政策上也進行大力扶持,通過列入市標準池塘改造、產業化基地的發放,支持企業發展。寧波高橋明鳳養殖場,通過幾年的發展,很注重品牌的建設,其商標成為全國第一個甲魚“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農產品,經過幾年的市場培養,“明鳳”甲魚漸漸受到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作為龍頭企業,“明鳳”對鄞州區生態甲魚養殖產生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生態為核心 創新現機遇
鄞州區也很注重企業創新,在行業發展中,鼓勵企業發展別人沒有的技術,走其他企業沒有走過的路。寧波市天地水產養殖場總經理徐安彬,曾經也是鄞州區第一次繁榮的親歷者,經過一次行業衰落后,天地水產養殖場堅定地走生態、健康的養殖之路,在寧波地區首先提出大水面養殖方式。這種方式通過生態治療,使甲魚養殖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實現甲魚養殖減產不減效的目的。目前養殖基地面積600畝,一般甲魚養殖1立方水養2只甲魚,而天地養殖場是2立方水養1只甲魚,如此大水面養殖的甲魚品質特別好,因此也深受消費者喜愛。普通甲魚目前市場批發價為40元/公斤,而天地公司的“野好”牌生態甲魚可賣出240元/公斤的好價錢,一度還供不應求。“野好”也成為寧波市首批有機農產品。
三、生態為核心 技術求發展
鄞州區同樣也注重企業技術升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同樣的養殖模式下,除了品牌效益,降低成本是企業生存和贏利的關鍵。寧波市鳴惠養殖場,地方就坐落在鄞州甲魚第一次的輝煌地——邱隘鎮,同樣也經歷了甲魚養殖的大起大落,走上生態養殖路后,該企業積極引進技術,以技術改進為導向,聘請了2名專業管理人員和3名專業技術人員,采用半野生的池塘生態養殖方法,使用福壽螺干粉混合飼料替代商品飼料,有效提高了甲魚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年產值達到800余萬元。目前,鳴惠還在開展二期工程建設,隨著規模的擴大,產值有望翻番。
四、生態為核心 套養拓思路
整個鄞州區有6700畝的南美白對蝦養殖,由于近年來南美白對蝦養殖效益不穩定,很多漁民是賺賺虧虧,養殖陷入瓶頸,為了改變單一養殖風險,發展生態甲魚養殖,鄞州區積極發展生態甲魚套養技術,通過政府牽線,鼓勵養殖戶和大型養殖場進行合作,簽定套養合同,由大型養殖場提供鱉種,養殖戶按生態養殖模式養殖,年底企業負責回收,增加了養殖戶的收入,如咸祥橫山村生態甲魚套養基地,從2008年開始嘗試套養模式,在南美白對蝦池塘里套養了幼鱉,連年豐收,每畝凈增效益3000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