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甲魚投苗時期,幼苗容易感染真菌病,上世紀90年代,孔雀石綠曾大量用于防治該病,現在這種方法已基本被替代。
前不久,農業部2010年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孔雀石綠等違禁藥使用仍然比較普遍,23個不合格樣品中就有11個被檢出孔雀石綠。
在抽查結果清單中,廣東省被抽查的對象有草魚、羅非魚、鰻魚、對蝦等,被查出違禁的兩個樣品全部是甲魚;而所有23個不合格樣品中,僅有這兩例是甲魚,甲魚養殖是否存在孔雀石綠的威脅?南方農村報記者近日采訪了一眾業內人士。
曾在甲魚養殖中多用
“孔雀石綠治療真菌病效果很好。”曾經養過甲魚的惠東平海三姐妹養殖場場長馮庭玉告訴記者,在被禁用之前,孔雀石綠多用于防治甲魚腐皮病和水霉病等真菌性疾病,對鐘形蟲等寄生蟲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孔雀石綠一般使用濃度為0.3-0.5ppm,在魚苗下塘前浸泡,可以降低發病率,如果在養殖過程中出現“長毛”、腐皮情況,用孔雀石綠直接潑灑或者添加進其他藥物治療,效果顯著。
據了解,腐皮病、水霉病都是甲魚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病,多發生于每年4-10月,主要是由于甲魚相互間打斗咬傷后,傷口繼發感染細菌所致;而水霉病則是由傷口寄生水霉菌引起的,多發生在水溫偏低的春季。
福建正源飼料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紹濱亦證實,在2002年以前,孔雀石綠是業界最為推崇的治療真菌病特效藥,尤其在甲魚小苗階段使用更普遍。張紹濱告訴記者,孔雀石綠治病原理類似于亞甲基藍,它通過細胞染色,使真菌蛋白質變性,最終因失去生物活性而死亡。
多種藥方可替代孔雀石綠
對于廣東兩甲魚養殖場被查出含有孔雀石綠,眾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已有多種有效的方法替代孔雀石綠治療甲魚真菌病,被查出違禁樣品的養殖場可能水質受到其它污染。
“現在治療甲魚真菌病很簡單。”浙江藍天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植標表示,對于甲魚養殖而言,使用孔雀石綠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上世紀90年代使用比較多,2002年以后,隨著被列入禁藥名單,孔雀石綠基本上在甲魚養殖業已經“遠去”。
“以前用孔雀石綠防治的病,現在有更好的藥物可以替代”,順德區永盛甲魚苗場負責人羅擎宇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安全有效的藥物可用于治療甲魚腐皮病和水霉病,比如碘制劑、高錳酸鉀等,成本也不高。他還介紹,對于甲魚皮膚病,現在主要通過調節水體酸堿度的方法來防治。一般的操作方法是,青草或茶麩或麥麩經發酵后,在池中均勻潑灑,保持水體pH值在8-8.5,就能有效抑制皮膚病發生。張紹濱也介紹,由于真菌病多發于低溫期,在溫室養殖甲魚中,提高水溫、鹽度和pH值也可達到防治效果,另外,甲醛、氯制劑等藥品,只要正確使用,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單論治療效果,孔雀石綠容易產生耐藥性。”馮庭玉告訴記者,在水產養殖中,孔雀石綠的用量一般為0.3-0.5ppm,但是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甲魚耐藥性增強,使用量也要隨之增加,有時用量增加到1ppm都不夠。此外,孔雀石綠對甲魚還有較大的毒副作用。羅擎宇對記者說,如果用孔雀石綠給大規格甲魚治病,甲魚至少一個星期不能正常吃料,后續生長也會減緩。衡量投入和產出,用孔雀石綠治病性價比不高,一般來說,養殖戶不會犧牲甲魚的生長速度來治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