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0年江蘇省溧水縣河蟹養殖面積較2009年有所擴大,產量和效益較2009年有所增加,養殖仍以河蟹-青蝦-鱖魚池塘生態養殖模式為主,但養殖戶的養殖效益差距較大,好的養殖戶畝純效益達到6000元以上,而差的每畝多的要虧損2000元。通過對養殖戶的走訪和調查,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對河蟹養殖產生影響的幾個因數。
1、天氣因數。今年4月份連續不斷的暴雨天氣,影響了河蟹的第一、二次脫殼,尤其是第二次,造成了今年河蟹的回捕率低; 7月上旬前期氣溫較高、氣壓較低,螃蟹正處于脫殼階段,已經造成了一定的死亡現象;中后期光照少,降水量多,使蟹塘的水草光合作用弱,水質較渾,浮游生物減少,對螃蟹的生長也不利,產生了病害。
2、蟹苗質量。好的蟹苗是河蟹養殖成功的基礎,要選擇信譽口碑好的苗場,同時在蟹苗質量鑒別、運輸、下塘上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
3、養殖技術。這是河蟹養殖成功的關鍵,河蟹池塘養殖的關鍵技術很多,甚至每個養殖戶都有一套自己的養殖方法,但是一旦養殖不成功,卻不能斷定問題出現在哪一個環節上。種苗的問題?氣候的原因?環境的影響?技術上的問題?不可否認,這些問題對河蟹的養殖有很大影響。但也有許多成功的養殖戶能夠很有效地化解上述疑難,并獲得很好的養殖效益。這說明我們的養殖技術并不成熟,這時候最好在管理上特別是管理細節找問題,堵漏洞,在管理細節上尋求支持和突破。
4、市場價格。雖然河蟹的銷售具有不可確定性,但總體上在中秋節之前和11月中下旬以后的河蟹價格要比平時高出許多,同樣重量的河蟹大規格的要比小規格的價格高1-3倍,所有養殖戶可以在河蟹的上市時間和規格上做文章。
二、河蟹池塘養殖的關鍵技術
1、消毒清塘。清塘的目的是為消除養殖隱患,是河蟹養殖的基礎工作,對種苗的成活率和生長健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2、肥水培藻、保健養苗。放苗前的肥水培藻(包括施基肥)是河蟹養殖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該環節不僅關系到苗的成活率,苗的健康狀況,還關系到養殖過程中河蟹的抗應激和抗病害的能力及河蟹回捕率高低,更關系到養殖產量乃至養殖成敗。
3、選草健草。俗話說“要想養好蟹,應先種好草。”“蟹大小,多與少,看水草”,由此可見,水草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河蟹的規格和產量,這是因為水草不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餌料,并為河蟹的棲息、蛻殼、躲避敵害提供良好的場所,更重要的是水草在調節養殖塘水質,保持水質清新,改善水體溶氧狀況上作用重大,然而目前許多養殖戶由于水草栽種品種不合理,養殖過程中管理不善等問題不但沒有很好的利用水草的優勢,反而因為水草存塘量過少、或過多水草腐爛等使得池塘底質、水質惡化、河蟹缺氧上草甚至出現死亡現象。因此,在養蟹過程中栽植水草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
4、保健養螺。在成蟹養殖池中,適時適量投放活螺螄,任其自然繁殖,能有效降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凈化水質、維護水質清新的作用;螺螄不但稚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利用率較高,是河蟹最喜食的理想優質鮮活動物性餌料, 所以又能為河蟹的整個生長過程,提供源源不斷的、適口的,富含活性蛋白和多種活性物質的天然餌料,可促進河蟹快速生長,提高成蟹上市規格。
5、底質、水質的養護與改良。“河蟹養殖,溶氧是核心,健草是基礎,培藻是前提,護水是關鍵,養底是重點”。水質、底質、水草、藻相、溶氧互相關聯,互相影響,因此,養水、護草、改底、培藻協調管理很重要。要想養好活爽的水質,必先培出優良的藻相和健壯的水草。要想水色藻相穩定,底質的改良和養護不可麻痹大意。
6、掌握蛻殼規律,防控蛻殼隱患。從河蟹生命的全過程來,河蟹的生長速度或蛻皮間隔時間與所生活水溫、餌料、溶氧、生長階段等有關。
7、培植氧源。河蟹整個養殖過程確保溶氧充足。“氧”可以說是成功養殖的命根子。有實驗表明,池塘水體中70%以上的溶解氧是水草、藻類產生的,因此培育優良的水草和藻相,就是培植氧源。
8、定期解毒,消除健康隱患。定期解毒是指定期有效地消除養殖過程中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各種毒害,如重金屬中毒、消毒殺蟲滅藻藥中毒、亞硝酸鹽中毒、硫化氫中毒、氨中毒、飼料霉變中毒、藻類中毒等等,尤其對重金屬對水產養殖之危害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9、高度警惕,防、抗應激。防、抗應激,無論是對水草、藻相和河蟹都很重要。水草、藻相應激死亡,水環境發生變化,河蟹馬上會連帶應激, 大多數的河蟹病害是因應激導致蟹活力減弱,病源體侵入養殖對像體內而引發。水草、藻相的應激反應主要是受氣候、用藥、環境變化(如:溫差、臺風天、低氣壓、強降雨、陰雨天、風向變化、夏季長時間水溫高、潑灑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底質腐敗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
10、病害防控。河蟹在天然環境中抗病能力較強,但在池塘集約化養殖情況下,因養殖密度大,活動范圍受限制,加之飼養管理方法的缺陷,容易導致蟹病發生。河蟹大部分病害都是直接或間接與養殖環境有關,因此病害的預防主要是對水質和底質進行科學養護和調控,病害的治療主要是通過調養水底,這是水產養殖與其它養殖的根本區別。
三、今后工作重點
1、推廣高效模式,實現增產增收。加大引進應用河蟹養殖高效適用技術,推廣河蟹生態養殖和大規格河蟹養殖技術,不斷提高河蟹產量和規格。
2、實施標準化管理,保障產品質量。通過培訓、會議、資料等方式貫徹無公害河蟹生產技術標準,規范養殖戶生產操作,加強對河蟹無公害生產基地的監管,提高河蟹品質,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3、培育河蟹品牌,拓展市場空間。目前在溧水縣洪藍、石湫、晶橋等鎮不乏優質河蟹生產基地,要充分發揮其產品優勢,加快培育本地河蟹品牌,擴大知名度,拓展市場空間,提高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