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0年,山東省惠民縣大力發展觀賞魚養殖業,示范園建設如火如荼,效果顯著,已成為惠民縣現代漁業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該園區今年春季投放草魚、鰱魚、鯉魚等各類苗種500萬尾,觀賞魚苗200萬尾。經過8個月的精心養殖,年產草魚、鯉魚、鰱魚等各類商品魚300噸,觀賞魚200萬尾,產值達到800萬元。產品銷往濟南、東營、天津等地,園區內漁民每畝增收10000元。
今年以來,惠民縣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產業覆蓋面大、對漁民增收效果明顯的漁業產業,通過園區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全縣漁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了漁業產業化水平,加快了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變的步伐。
惠民縣觀賞魚養殖示范園位于縣城以北5公里,園區內有惠滄溝、后王溝等引排水渠貫穿其中,引排水方便。園區建設以提升農民收入和提升示范園整體水平為主要內容,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規劃布局,積極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運用市場機制,多元化投入,開發建設500畝高標準觀賞魚養殖池塘。在園區建設過程中,針對池塘老化、淤泥厚、設備陳舊的現狀,對原有廢舊窯坑的不斷整合改造,投資200萬元建成池塘面積400畝(其中成魚養殖建成了集觀賞魚養殖、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生態高效示范園。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