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高塘島鄉紫菜養殖戶尹根衛家的380畝“申福系列”紫菜喜獲豐收。昨日,記者在他的“海上菜園”看到,一筐筐鮮亮的紫菜剛從船上卸下來,就被來自各地的紫菜加工商收購一空,短短一上午的時間,尹根衛就進賬6000多元。他告訴記者:“老品種紫菜最多一般只能割3-5刀,而且越割到最后質量越差,但‘申福系列’就不一樣了,它一般能割5-7刀,色澤黑亮,口感鮮甜,產量也高!
據了解,2007年底開始,縣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在市、縣重大科技項目支持下,積極引進國家“863”科研成果——“申福系列”新紫菜品種,該紫菜品種每畝產量可比傳統紫菜品種提高30%左右,許多像尹根衛這樣的漁民便紛紛開始養殖。截至目前,全縣“申福系列”紫菜栽培面積已達1000余畝。
培育和引進推廣新品種是我縣加快漁業結構調整,提高漁民養殖效益的一項重要措施。據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劉長軍介紹,從2002年開始,我縣在穩定梭子蟹、南美白對蝦等主導品種的同時,圍繞增加養殖經濟效益,大力發展品質優良、適銷對路、有市場潛力的養殖品種,先后從福建、廣東、山東等地引進鮑魚、龍須菜、半滑舌鰨、美洲黑石斑魚、“申!弊喜说20余種漁業新品種,近兩年,又相繼引進越南文蛤、海參、鮑魚等經濟附加值高的品種。
為了扶持和壯大這些漁業新品種的養殖規模,縣水產技術推廣站每年落實20余萬元資金用于新產品引進和推廣工作,并安排科技人員進塘入戶,指導漁民開展新品種養殖試驗和推廣。據估算,從2005年開始,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已先后累計投入100余萬元資金用于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并建成了象山南部海島紫菜新品種養殖基地和西滬港海參網箱養殖基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