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室內養殖魚蝦,聽起來很新鮮,但在汕頭市華勛水產有限公司,工廠化養殖卻已成為現實。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牛田洋東片的汕頭市華勛水產有限公司工廠化健康養殖區,看見占地兩畝的養殖區儼然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生產車間,里面各個養殖池的設備已基本改造完畢(見圖),還新增了一臺節能型小鍋爐。陪同參觀的市華勛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平區水產協會會長王秀瑛告訴記者,公司投入160多萬元進行低能耗改造后,將可節省三分之二的能耗,還能調節水溫,今后每年四季都可養殖魚蝦。
這個“工廠化養殖”堪稱逼出來的高科技產物。由于濟河水污染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華勛公司為避開污染源以確保養殖品質,加大科研經費投入,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合作在粵東地區率先開展工廠化養殖實驗,通過循環使用將原來幾乎每天都要換水變為一池水可養一造(約90天)魚蝦,大大節約了水資源。此外,“工廠化養殖”每立方米水體可養魚10多公斤,養殖密度比一般精養高兩倍,石斑魚的上市周期也比普通養殖的縮短了三四個月。
創建于1987年的汕頭市華勛水產有限公司目前在牛田洋擁有養殖面積7200多畝,配套了30多畝的水產培苗場,并于去年投資500多萬元在南澳島附近海域興建了第一個抗風浪深水網箱科技養殖示范基地,成為全市規模最大的海、淡水養殖企業。
華勛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創新,該公司在半咸淡水質中試養石斑魚類取得成功,引進新品種“澳洲淡水龍蝦”和“美國斑點叉尾魚回”也試養成功,去年還對1000畝池塘標準化改造,養殖效益呈成倍增長。公司養殖的石斑、金鯧、紅魚工魚、對蝦等經加工后全部出口到歐美和日本等市場。
嘗到了“科技給力”的甜頭,王秀瑛信心滿滿:“改造后的工廠化養殖車間今年元宵節后就將重新放養魚蝦,第一期計劃擴增到50畝。今后我們還將與各科研機構加強合作,大力發展特色水產品,并連結帶動周邊養殖戶,走農業集約化、科技化經營的綜合發展道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