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斤鮰魚,市場上賣到了9.6元,比春節前高3元”。這幾天,湖北省仙桃市五湖人飯桌上說的是鮰魚,荷包里裝的也有鮰魚換來的錢。鮰魚牽動了五湖人興奮的神經。
眼下,五湖漁場的鮰魚養殖面積超過1200畝,年出口鮰魚600多噸,效益達到400多萬元。
鮰魚只是五湖漁場發展特色水產養殖的一個品種。去年,五湖漁場推廣魚鱉混養2400畝,網箱養鱔25萬平方米,南美白對蝦600畝,特色水產養殖面積超過3000畝,成為“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五湖漁場水資源豐富,全場養殖水面4.6萬畝,其中精養魚池1.1萬多畝。前些年,五湖人以養“四大家魚”為主,實現了水里淘金的夢想。這些年,五湖人為科技為先導,實行立體養殖,水產品的產量增加了,價格卻下來了。場黨委引導漁民改變傳統生產觀念,向特色水產要效益,組織水產大戶到江蘇、浙江、上海等地考察,學習外地成功養殖河蟹、甲魚、鮰魚、南美白對蝦的經驗,促進特產養殖逐步升溫。
五湖漁場堅持養特色魚,打綠色牌,大力興建無公害養殖基地,推廣綠色養殖技術和標準化生產模式,先后制定了藥物處方制度、養殖日志填寫制度、魚池編號制度和水產品進出報告制度,實行了統一魚苗、統一藥物、統一消毒、統一銷售。健康養殖成為全場漁民的自覺行動。2008年和2009年,國家農業部兩次抽查該場樣品均為全部合格。去年,農業部授予該場“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五湖漁場黨委書記、場長胡會武說,自從拿到這塊金字招牌,五湖的水產品掌握了市場“話語權”,價格比一般產地高出10%左右。羅非魚、鮰魚、小龍蝦還征服了洋人的胃,出口到美國和歐美市場。今年,五湖漁場的水產特色養殖將達到5500畝。特色養殖鏈將越加越長,越加越粗。 (陳國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