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年之際在于春。眼下正值春耕播種時節,農民正忙著使用農機具翻土、耕地,以備種植大春作物;而一些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戶,居然也忙著“耕水”,抓緊準備投放魚苗的前期工作。
日前,記者來到虎威鎮人和村水產養殖基地,看到養殖大戶王樹權正在操縱一種水產養殖新型農機進行“耕水”,他告訴記者說,雖然站在岸上的人表面上看不出啥子名堂,但此刻水底下卻是暗潮洶涌。
據了解,王樹權從事水產養殖已有20幾年“歷史”,特別是近年來,為了探索走水產養殖機械化之路,他自費到湖南、浙江、廣東等水產養殖基地考察學習,回來后,他購買了系列水產養殖方面的農機具,并請來水產養殖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很快對這種投入不多、操作簡單、效果明顯的節能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王樹權以正在作業的耕水機為例介紹說:“這種耕水機能夠使封閉水域的水體形成縱向和橫向的立體環流,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形成置換與更新;不僅可以維持水質健康,還可以改善底泥堆積,既環保又增加產量。”
王樹權稱,自添置水產養殖新型農機具等設備后,他的養殖場飼養的魚、蝦、泥鰍等水產品,畝均產量較往年增加了15至25公斤;由于魚、蝦、泥鰍平均體重也有所增長,銷售價格得以提高。此外,用藥量減少,水質明顯改善,魚、蝦、泥鰍等成活率由原來的65%提高到80%以上。由此,王樹權的養殖場總體經濟效益提高了近30%。
“水產養殖機械化確實好,既增產增效,又省工省力啊!”王樹權樂呵呵地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