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年的養殖時間滿打滿算就8個月,但各種支出都在漲價,所以一定要注意降低成本。”飼料以及苗種價格的高漲,讓羅非魚養殖戶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壓力。3月19日,在由恩平市培您富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辦的羅非魚健康養殖技術交流會上,對于如何降低養殖成本就成了大家討論的重點。
珠海市康益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燕聲表示,做好養殖管理,根據發病原因做好相關預防工作,盡可能減少魚病的發生,是提高養殖經濟效益重要途徑之一。他建議大家使用生態養殖方法養殖羅非魚。“據我們多年從事魚病防治的經驗,搞好水體管理,改良不良水質,改善老化的池塘底質,能有效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這也是目前大力推廣并行之有效的生態養殖及生態防病方法。”
“不是蛋白含量高就是好飼料。”佛山南海藍科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品儀強調,養殖戶不要一味注重飼料的蛋白含量。“選擇飼料的時候最重要是看質量,看氨基酸組合是否平衡,一個飼料的好壞應該從這里評判。”羅品儀表示,目前飼料行業對飼料質量監控力度不夠,他建議養殖戶使用飼料一定要有記錄,每個塘有個數據簿,每天喂多少料,用多少成本,養出多少產量的魚,一定要計算出來。“要看實質的投入產出比,選擇飼料不能只注意蛋白含量和價格。”
廣州市五龍崗水產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聰在會上提出,今春投苗不可著急,應盡量在氣溫、水溫穩定時進行。最好是天氣晴朗,水溫18℃以上而且保持一段時間。
除此之外,梁聰還說,投苗之后要注意觀察魚群的健康狀態,留意魚體是否有損傷或感染水霉,正確判斷癥狀;調水、投料等工作都要循序漸進。當天參加會議的養殖戶近200人,養殖戶紛紛表示,在新投苗季即將到來的時候,該場技術交流會舉辦得很及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