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這塊田是低洼澇田,收成一直不好,如今村上引進業主,因地制宜地將這塊田改成水塘養魚,每年給我們的分紅比種田強得多!苯,在珙縣巡場鎮箐林村,村民楊仁秀喜滋滋地告訴記者,去年,光是她家的5挑田就分了1000多元,比種稻子的收入高,而且空閑出來的勞動力還可以外出打工掙錢。
記者在該村看到,在一占地約20多畝的魚塘邊,一名飼養員正在撒喂魚飼料。據該村村主任岳世國介紹,這個魚塘原來是一塊低洼澇田,常年外干內澇,收成極差,村民們苦不堪言。2007年,該村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了業主,將該澇田改成魚塘發展水產養殖,年產魚4萬斤,產值高達20萬元,經濟效益大大提高。過去收成極差的澇田變成了“金娃娃”,村民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少村民也開始因地制宜地發展起水產養殖。如今,該村形成規模的魚塘有接近百畝,僅水產養殖一項,該村人均總收入就能增加約300元。
“如今,我們村正在抓緊時間搞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百米釣魚休閑長廊,吸引游客來休閑釣魚,以后村里再辦起農家樂,便又是村民的一條致富路!痹朗绹高興地向記者描繪了一幅箐林村致富的藍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