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把好項目培植為讓群眾增收致富的好產業,魯甸縣茨院鄉沿閘村黨支部以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方式,讓170多農戶自愿參與,在374畝低洼稻田中種藕、喂魚、養泥鰍,讓低產田搖身一變成了“聚寶盆”。
據當地村民介紹,此前,魯甸縣茨院鄉沿閘村的這374畝稻田因為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每逢降水量大的年份,稻谷就會遭受澇災,大部分農戶要看天“吃飯”,其中30多畝更是常年拋荒,雜草滿地。
由于稻田緊鄰昭魯快捷通道,地理位置較為優越。茨院鄉黨委、政府通過考察分析認為,該片稻田雖然不適合種植水稻,卻是種藕養魚的天然“福地”。按目前市場估算,單種植蓮藕每畝凈收入是2000元左右,加上養魚和養泥鰍,每畝凈收入將超過4000元,是種植水稻收益的2倍多, “錢”途無限的經濟賬吸引了廣大村民的積極參與。另外,據了解,種藕、養魚還能改善水質,同時藕塘更可發展為昭魯快捷通道旁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開發潛力巨大的觀光農業。
據悉,當地村民或以自家土地入股,或承租他人土地入股參加專業合作社后,農業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種養,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整個鏈式結構。真正實現了產業規模化、標準化、企業化。參社農戶不僅年終能分取紅利,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到田里勞動,利用閑暇時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可謂是一舉兩得。
目前,沿閘村民種藕、養魚非常積極,規劃區域內的所有田塊蓮藕種植開展得比較順利,本月底,蓮藕種植將全面結束。屆時,專業合作社將繼續組織村民關閘蓄水,投放魚苗和泥鰍種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