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遼寧省丹東市一直注重名優新品種引進和繁育,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漁民和養殖企業加快養殖方式的轉變,大力開發新品種養殖,努力提高水產養殖業的附加值,提升水產養殖效益。2010年,在市、縣兩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推動下,寬甸滿族自治縣三江養殖場從黑龍江省撫遠縣引進80萬粒達氏鰉受精卵,進行人工孵化試驗,成功培育出了8萬尾鰉魚仔魚。今年四月,該養殖場將體長10厘米的鰉魚仔魚投入網箱進行養殖,主要投喂冷凍的海魚野雜魚和小蝦。目前,鰉魚長勢良好,平均體重達300克,達氏鰉網箱人工養殖取得初步成功。
達氏鰉俗稱鰉魚,是鱘魚的一種,起源于一億三千萬年前,現僅存于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其認定為瀕危物種。達氏鰉為大型食肉性魚類,一般體重50~100公斤。其壽命長,身體大,食量多,力量強,被譽為“淡水魚之王”。鰉魚全身是寶,肉厚刺少,味美而鮮,唇制魚唇,骨制魚骨,鰾制魚肚,鰭制魚翅,魚料制醬,皆為水產珍品。達氏鰉網箱人工養殖成功將對丹東市淡水養殖品種結構調整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