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開春后,我國很多地方都出現干旱的情況,廣東大多數地方也不例外。雖說近期的雨水增多,但仍難解各地水產養殖之渴,粵西、海南部分羅非魚養殖戶都苦于缺水難投苗的困境。
5月12日,記者在陽江一帶走訪了解到,當地多數的的羅非魚養殖塘水位僅30cm左右,有的甚至更低。陽江合山養殖戶岑卓漢告訴記者,當地有80%左右的養殖戶均因缺水而投不了苗。廣州增城第一水產良種繁育基地水產工程師余明海告訴記者,一般來講,羅非魚春季投苗最理想的水深是80cm左右,不宜超過120cm,過高容易造成水溫不平衡,在缺水的情況下,50cm水深亦可放苗。
而據了解,在陽東、陽西等地靠近海邊的一些羅非魚塘雖然已經達到了可投苗的水深,但是由于缺乏雨水,水體鹽度太高,有的甚至達到了10‰,羅非魚苗無法適應。據海南吉富水產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劉志利介紹,海南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因雨水補給不夠,海南有些地方的投苗期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左后的時間。但雨水不足的情況對茂名并無太大影響。茂名公館的養殖戶勞成燕介紹,茂名地區主要以魚豬混養,小塘標粗,輪捕輪放的模式,“標粗塘一般不干塘,所以不存在缺水的情況。”
今年雨季來得較遲,雨水不足,導致沿海不少地方養殖塘鹽度偏高,這對粵東地區的魚蝦混養造成了一定影響。
整個粵東地區的魚蝦混養養殖面積超過20萬畝,一般采取不干塘,輪捕輪放模式。然而,今年的情況卻有些不樂觀。由于干旱缺水,養殖塘的鹽度偏高,造成了蝦投苗后成活率不高,且攝食少,生長速度慢。同時,由于鹽度偏高,多數養殖戶都只能先放蝦苗而遲遲無法投放魚苗。“早投苗的,現在蝦已經長到9cm左右了,也無法投放魚苗。”東莞海大飼料有限公司的吳億裕告訴記者。
“接下來雨水會增多,可又到了蝦偷死、紅體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9-12cm規格的蝦最容易發病。”吳億裕說,未來蝦病的隱患讓人擔憂。針對這一情況,東莞海大飼料有限公司銷售副經理李成興提醒養殖戶,可使用增氧型底改藥物和抗應激藥物全池潑灑;同時潑灑多糖、維C等,以增強蝦的體質;留意關注魚塘水體的常規指標(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和pH值)的變化等,及時調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