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四五月,下魚苗。”這個季節,本是淳安縣坪山網箱養殖戶張新明最忙的時候,但今年他一尾魚苗都未投放。“網箱都收起來了。”他指指遠處空蕩蕩的魚排說。
坪山,千島湖網箱養殖最集中的水域之一,自從2009年淳安開始對網箱養殖進行整治,200多戶養殖戶目前還剩98戶。
“今年是網箱養殖整治攻堅戰的最后一年,全縣890戶網箱養殖戶9月前將全部上岸。”縣漁政局副局長項衛民坐在快艇上,指著拆除網箱后的開闊湖面說,“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巡查,沒發現一戶下魚苗的。剩下的一些網箱,等養殖戶把魚銷售完就全收起來。”
千島湖網箱養殖始于上世紀70年代,2005年高峰時,養殖戶多達1050戶,養殖面積超過160萬平方米。
“網箱養殖致富農民,但也危害了水質。”縣環保局局長童友軍說,2008年5月,千島湖小金山和安陽區域發生水體顏色變深變褐事件,中科院專家分析是水體營養物質積累,導致硅藻大量繁殖,造成水體透明度下降。“投餌料養殖的網箱,是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這讓全縣上下深感震驚。千島湖水質一流,出境水量為錢塘江總水量的40%左右,是浙江最重要的飲用水源保護地。“要像保護自己的母親一樣,保護千島湖。”縣里發起大討論,決定分三年整治網箱養殖。
整治網箱,幫助養殖戶上岸轉產是當務之急。淳安縣從有限的財政收入中擠出2億多元,出臺一系列補償獎勵和扶持政策,還幫助購買公益崗位。“為了全省人民,我們要把水質效益、生態效益放在第一位。”縣委書記胡俠說。
目前,已經上岸的養殖戶大多找到了合適的崗位,有的種溫室蔬菜,有的做來料加工。
網箱整治,換來千島湖水環境的顯著變化。2009年,湖庫富營養化指數33.6,去年下降到31.6,今年1月至5月則進一步下降到29.8。
站在坪山的魚排上,張新明的妻子王夏娟真誠地說,“為了更多人喝到干凈的千島湖水,我們愿意放棄網箱養殖。”
千島湖人的胸襟,就如這一池碧水般開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