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走進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龍華甲魚養殖場的養殖大棚,只見成群的中華鱉正在塘中的浮板上曬太陽。在孵化棚一角的細沙地里,撥開一層細沙,乳白色的渾圓小巧的鱉蛋就顯露出來。龍華甲魚養殖場坐落在文安縣興龍宮鎮,是廊坊市專業從事中華鱉養殖和苗種繁育的重點企業。現年51歲的場長劉寶國是省、縣兩級勞模。1993年,37歲的他投資30萬元開始中華鱉養殖,1995年隨同主管農業市長到南方考察甲魚養殖,優越的政策扶持和較高的效益回報,促使他又投資200多萬元擴大生產規模。
2010年,劉場長將舊場搬遷到現在的興龍宮鎮村西北,距村子1公里遠,在恬靜的樹林邊座落著10個塑料商品鱉養殖棚、1個育苗棚和1個種鱉棚。周圍是退耕還林的32 hm2楊樹林,遠離喧鬧的村莊。塑料棚上部為弓形鋼架結構,東西走向,規格30 m×6.5 m,池底及四壁為磚混機構,水泥摸面,池底鋪30 cm泥土;配有80 m機井一眼。苗種屬自繁自養,現存鱉4 000 kg,年銷售3 000余只,主要銷往北京。據劉場長介紹,0.5 kg商品鱉的成本平均大約是25-30元,按目前規格0.5 kg以上鱉銷售價110元/kg,1.25 kg以上的鱉售價140元/kg計算,0.5 kg商品鱉的利潤是25-30元。
河北省“十二五”漁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水產養殖業要走循環經濟、低碳養殖的發展道路。中華鱉養殖符合優質、高效、生態、節水型漁業,甲魚這高檔消費食品,營養價值高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追捧,未來甲魚發展前景廣闊。為使鱉不失野性,養殖成底板發黃,背面顏色呈黃綠色的半野生鱉,劉場長計劃在新址擴建室外池3.3 hm2,建成中華鱉健康養殖示范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