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東中山三角的黃國球,是業內少有的用冰鮮喂養大規格生魚的養殖戶,他首創生魚塘搭溫棚保溫過冬技術。由于生魚投喂量較大,加上養殖密度大,魚塘水質相對較差,投喂冰鮮的水質則更差,魚體應激大、病害容易發生,因此調好水是養殖成功的第一步。已有多年生魚養殖經驗的黃國球,對此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用冰鮮養大規格生魚有沒有秘方?沒有。我建議預防為主,盡量少消毒,調好水質是關鍵。”黃國球表示,到了養殖后期,大規格生魚的塘底比普通規格生魚要差很多,水質也很差,投喂冰鮮的則更糟糕,此時水中病害誘因多,再加上后期生魚肝腸方面的問題,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疾病,從而帶來重大損失,因此調水是后期養殖的必需環節。
他習慣用亞硝化細菌等有益菌拌紅糖全池潑灑改善水質,有益菌伴隨飼料被生魚攝食后,在魚體內可以改善腸道環境和腸道菌群結構,進一步提高冰鮮消化率,益生菌排出體外后,還能繼續發揮調水功能,凈化水質,一舉兩得。另外,他建議盡量減少消毒次數,因為消毒太多會影響魚吃料,從而減緩生長速度,即使要消毒也要用溫和型的藥物,比如中藥。
這種內服有益菌調節水質的方法,在冬季溫棚養殖中優勢凸顯。黃國球介紹,冬季溫棚養殖一般不隨意換水,因為一換水,池塘水溫就會下降,從而減弱了溫棚保溫的功能。另外,外來新水的加入,因溫度較低,有可能造成上下水層對流,易泛底,對魚體應激大,而新水也有可能帶來致病原,引發病害。“內服有益菌的方法則不存在這些問題。”
此外,在溫棚中容易起藍藻,藍藻毒素對魚體肝臟損害極大,引發死魚。黃國球建議,此時首先要增加水體溶氧,不可隨便全池殺藻(因為殺藻時耗氧),可局部陸續殺藻,殺藻后再改底調水、增氧。另外,由于溫棚內溫度比較高,要妥善使用增氧機增氧,否則會增加棚內霧氣,長期多霧低氧的情況下,池塘水質變差,容易滋生病害,生魚吃料也不好。另外,在溫棚條件下,魚塘容易起水蛛,水蛛多則耗氧量大,特別是喂冰鮮的魚塘,水面上常常覆蓋著一層油膜,溶氧條件不是很好,這時尤需注意,最好不要起水蛛。
僅此當然還不足以養好大生魚。黃國球透露,冰鮮食材的挑選也很重要,他寧愿購買海水冰鮮魚投喂,雖然海水冰鮮的價格要比淡水的貴一點,但是海水冰鮮魚水分含量少,雜魚肌肉緊致、風味好,喂出來的生魚風味非同一般,銷售價格也比常規喂飼料的高,最重要的是攜帶的病原少,可以降低病害發生率,特別是降低腸胃病和出血病的發生。“冰鮮要選質量好的、新鮮的,不要選價格便宜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