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淡水龍蝦學名克氏螯蝦,俗名“小龍蝦”。適應性廣,繁殖力強,種群發展快,在我國部分湖泊和地區已成為優勢種群,我市主要分布在青山街道一帶。近幾年來,由于淡水龍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低廉,其野生資源被大肆撲撈,數量日益減少,許多地方開展了人工養殖,近兩年來我市淡水龍蝦養殖也是方興未艾。現將其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池塘條件
淡水龍蝦生命力極強,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灘、小坑等水體進行養殖,面積以3—5畝為宜。由于龍蝦有掘穴打洞的習慣,養殖水體四周埂寬應在1.5米以上,并在埂上設置高0.5米內壁光滑的防逃墻或防逃板,池埂寬度不夠的可在埂下埋設防逃板至硬土層。有條件的可在池底中部或四周開一條溝,便于管理和撲撈,池水深以0.5—1米為宜。
二、放養準備
1、清塘消毒 養殖池準備完畢后,每米每畝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漿全池潑灑。
2、進水施肥 注入新水時要過濾,防止野雜魚及卵進入,同時施肥培育,有機肥用量為每畝100公斤。以后隨著水位的加深逐步增加施肥量。保持水體透明度在25—30厘米左右。
3、種植水草 水草既是龍蝦的食物,又是龍蝦隱蔽、棲息、蛻殼的場所。因此養殖池應移植苦草、輪葉黑藻、喜旱蓮子草(革命草)等水草。水草面積以占養殖池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為宜。
三、蝦種放養
蝦種放養有兩種,一是直接投放抱卵蝦,一般畝放抱卵蝦40—60公斤,于四月份投放。另一種是投放幼蝦,畝放養80—120公斤,在五月份投放。另每畝可投放50—100尾花、白鰱以調節水質。
四、日常管理
1、飼料投喂 龍蝦是雜食性的,偏好動物性飼料,成蝦養殖可直接投喂絞碎的米糠、豆餅、麩皮、雜魚、螺蚌肉、蠶蛹、蚯蚓、下腳料或配合飼料,保持蛋白含量在25%以上,日投喂量在4%—10%,一天投喂2到3次,其中傍晚投喂量占全天的三分之二。
2、適時追肥 養殖期間應適時追肥,一般畝用有機肥50—60公斤。具體施肥次數以水色和透明度為準,水色呈豆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25—30厘米為好。
3、加強蛻殼蝦的管理 蛻殼是龍蝦生長的重要標志,應通過投餌、換水、施生石灰等措施促進龍蝦群體統一蛻殼,當大批龍蝦蛻殼時應減少投餌,減少人為干擾。大批龍蝦完成蛻殼后應及時投喂優質飼料,嚴防因餌料不足而自相殘殺。
4、嚴防龍蝦打洞 通過種植水草,設置竹筒、塑料統等人工洞穴增加龍蝦的棲息、蛻殼場所,減少龍蝦打洞的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