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個夏季應是近幾年淡水魚行情最好的一年,但鼓樓區大黃山街道湖莊社區的張先生卻是一籌莫展,他承包的魚塘2米高壩子被隔壁兩家養鴨場的糞水沖垮,18畝魚塘一夜漂滿了死魚。
魚塘主:
一塘死魚損失約10萬元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現場看到,張先生共承包了5處魚塘,出事的是最北側面積最大的一處魚塘,18畝魚塘水面上密密麻麻地漂浮著死魚,小的四五厘米長,大的二三十厘米長。有鯽魚、鯉魚和鰱魚等品種。張先生表示,由于死魚太多,他無法打撈完,天氣炎熱,不到一天就臭了。
張先生的妻子劃著一條小船,用抄網將死魚打撈到船上,半個小時不到,船艙內就裝滿了死魚,她告訴記者,這些死魚已經發臭,既無法銷售,也無法食用,只能打撈上岸任其暴曬發干。她現在一天至少要打撈上來五六船死魚。
張先生將記者帶著魚塘北側一壩子處,指著壩子西側一條寬約3米的水溝告訴記者,這是一條泄洪溝,他在這里養了多年的魚,從來沒出現過大面積死魚的情況。自從去年隔壁干起了養鴨場,他就開始擔心養鴨場的糞水沖進河內,為此還特意在魚塘北岸加高了壩子,壩子高約2米,但3天前,一夜大雨后,泄洪溝內養鴨場排放的糞水沖垮了壩子,灌進魚塘,次日魚塘內的魚就開始大面積死亡。
張先生說,這一塘魚是5月份花幾萬元投放的魚苗,現在淡水魚價格很貴,損失約10萬元。
養鴨場:
愿承擔責任,索賠有異議
記者隨后來到魚塘西側的一家麻鴨養殖場,負責人胡先生承認是養殖場內的糞水倒灌進魚塘。他同意和另外一家養鴨場負責人一起坐下來,同張先生商談賠償問題。但對于張先生提出的10萬元索賠,他認為太高。
胡先生還表示,為了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他現在已投資在養殖場內開挖沉淀池,將鴨子的糞水直接流入院內的沉淀池進行處理后,再進行排放。
律師:
可到物價部門申請
損失鑒定
紅杉樹律師事務所程律師認為,如果雙方對賠償數額協商不一,張先生應到公證和物價部門申請損失鑒定,如果可以提供購買魚苗的發票或收據,以及養殖維護成本、合理利潤等,由權威部門評價損失,然后再向兩家養鴨場提出索賠。如果拿到損失鑒定報告,但兩家養鴨場仍拒絕賠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