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墾利縣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大閘蟹養殖基地,黃河流域大閘蟹養殖面積的70%在山東,山東的70%在東營,東營的80%在墾利。近年來,墾利縣借助“黃河口”大閘蟹這一特色水產品,舉辦大閘蟹美食節,在全國各地推介黃河口大閘蟹,很好地將特色和品牌聯系在了一起,成功躋身中國“十大名蟹”和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行列。黃河口大閘蟹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大大提高,成為全縣富民增收的“明星產業”。目前,全縣大閘蟹養殖面積達到40萬畝,其中濕地生態護養面積30萬畝,池塘養殖面積4萬畝,水庫養殖面積4萬畝,葦田生態養殖2萬畝。2010年全縣生產成蟹6800多噸,實現產值6億多元,占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2011年預計大閘蟹產量可突破7000噸,實現產值7億元。
抓源頭。針對黃河口大閘蟹品種退化的實際,我們把種苗繁育作為基礎環節來抓,設立專項資金,實施了“黃河口大閘蟹提純復壯項目”,每年投入10萬元,無償為全縣育苗場提供原種,全部實現了自繁自育;同時指導惠魯水產育苗場通過了“省級大閘蟹良種場”評審,成為全省唯一的大閘蟹良種場。良種場的建立,確保了黃河口大閘蟹的品種純度,提高了黃河口大閘蟹蟹的苗種質量。
抓精養。以東營市10萬畝現代漁業淡水示范區為核心,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通過“種草、投螺、希放、套養”等方式進行大規格養殖。推廣新型養殖模式以來,全縣池塘大閘蟹平均規格由過去的每只不足100克,提高到120克以上,比傳統養殖技術提高了30%左右。2008年,萬畝大閘蟹生態養殖示范區被確定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抓品牌。墾利縣把品牌創建作為提升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層次的關鍵環節,每年拿出50萬元作為品牌創建的專項資金,積極培育黃河口大閘蟹無公害品牌和有機食品品牌。先后組織參加了北京、香港、深圳、上海、濟南等地的宣傳推介會,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收到明顯成效。黃河口大閘蟹由宣傳推介前的平均每斤20元,提高到現在的每斤50元,大規格的達到每斤140元以上,平均畝產值由2000元提高到5500元,純收益增加了2500元。
抓增值。針對市場行情,引導群眾采取暫養等方式,實現了反季節銷售,實現了大閘蟹的增值。通過暫養的蟹子,第二年春天的價格每斤可增加20-30元,且供不應求。同時,大力發展蟹黃、蟹油、醬蟹等精深加工,培育起了玉峰水產等大閘蟹加工企業,實現了扣蟹出口韓國換外匯的突破。
抓市場。突出抓好前李呈水產批發市場和永安鎮大閘蟹交易中心建設,配套相關基礎設施,完善各項市場制度、標準,培育大閘蟹購銷大戶,拓寬銷售渠道,逐步建立適合現代漁業發展的市場體系,促進黃河口大閘蟹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