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慶河蟹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組建于2006年,是中華供銷總社“千社千品”富民工程建設單位,安徽省供銷社“新網工程”示范網點建設先進單位,馬鞍山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市縣示范合作社,當涂縣“雙培雙帶示范基地”。目前合作社社員311戶,養殖面積10908畝。
走在合作社螃蟹養殖基地,但見成方成片的蟹塘溝溝相通、路路相連,生產格局井井有條。為提升基地的帶動作用,合作社在對基地實行統一土地流轉、統一蟹苗采購、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漁資供應、統一品牌銷售“五統一”基礎上,重點突出統一操作流程,合作社制訂了水產品生產質量管理手冊,建立了一系列生產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水產品生產操作流程的規范,中間投入品管理及產品在各生產環節的操作記錄,保障了產品質量,為實行統一品牌銷售奠定了基礎。在技術服務上,合作社長期聘請7位水產養殖專家對社員實行技術包保入戶,定期舉行技術培訓,同時與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及當涂縣水產科學研究所長期開展“產、學、研”合作,促進水產養殖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和應用。2009年,合作社為加大科技帶動力度,建立了1200畝科技示范園,積極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的引用,為全鄉養殖戶提供苗種選購技術、初期放養技術、中期管理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直接帶動農戶近2000戶,帶動面積4萬余畝。
如何提高社員參與市場對接的能力?“我們主要是加強了信息化建設。”徐小馬說,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開通了新聞中心、養殖技術、市場動態等8個欄目,并及時發布相關信息。2010年通過網絡信息的發布,和山東、Ian江蘇連云港、浙江杭州等地企業成交業務額達200多萬元,基本實現“生產在社、服務在家,營銷在網,資源共享”的新型合作社建設目標。2010年,合作社新開直銷點2家,新購專業運輸車2輛,建立50噸螃蟹倉儲暫養池80畝。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全鄉養殖戶的養殖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產品質量得到提升,養殖規模得到加強。2010年合作社實現水產品總產量800余噸,總產值8100多萬元,社員每畝平均較其他養殖戶增收1000多元,戶均增收近2萬元。湖陽鄉被省農委授予“一鄉一品”河蟹特色產業示范鄉鎮,全鄉河蟹產量達4000多噸,產值3億多元,占全鄉農業產值的80%。合作社擁有自有生態河蟹品牌“徽農”、“均慶”,申報的螃蟹、青蝦、鱖魚不久前獲得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
說起下一步發展,徐小馬目標遠大,計劃多多:合作社緊緊圍繞國家級示范社的標準開展工作,進一步依托科技,大力引進和推廣示范新品種、新技術,還要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向國家級示范標準化基地邁進。此外,要建設高標準工廠式立體冷鏈螃蟹倉儲暫養池,加快水產品現代物流網絡銷售建設,在全國開設均慶河蟹連鎖若干家……“總之一句話,”徐小馬說:“就是促進河蟹生態養殖健康發展,帶動社員增收致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