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五原縣水產站多項舉措幫助漁民發展養魚產業,有效實現了特色漁業、生態漁業養殖,不僅打響了“本地魚”的品牌,而且還實現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在隆興昌鎮玉川養殖漁場,記者看到養殖戶們的成品魚正在裝車拉運,看著打上來的一網網又肥又大的鮮魚活蹦亂跳,他們的心里樂開了花。
據了解,五原縣全縣養殖總面積達到10125畝,現有鯉魚、草魚、鰱魚、鯰魚、武昌魚等十幾個品種,平均畝產可達到1300斤以上。由于五原縣地處黃河灌溉流域,為漁業養殖創造了優良的自然環境,這些漁場無污染,成為無公害魚類生產基地,像玉川漁場、什巴商壕等漁場養殖的各種魚類肉厚、肉精、色質金黃、味道鮮美,不僅滿足了本地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還遠銷呼、包、鄂等地,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為切實提高漁業養殖經濟效益,五原縣農業局水產站想辦法積極籌措資金,為養殖戶免費贈送增氧機、投餌機等漁業機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縣水產養殖的基礎條件,進一步提高了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與此同時,五原縣農業局水產站還抓好新品種的引進、篩選工作,做好現有主推品種的苗種繁育,普及養殖技術,使得全縣的水產養殖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從而提高商品率。這些措施的有效推廣使得全縣的水產養殖單產逐年提高,進一步促進水產養殖向優質、高產、高效的方向發展。
截至到6月底,五原縣水產品產量達到1100噸,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1200萬元,漁業生產各項經濟指標創出歷史新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