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云南昆明市內的篆新水產批發市場,嵩明縣的龍街魚小有名氣。8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批發市場,張大媽剛買了一條草魚,她對記者說:“我喜歡買龍街的魚,因為龍街的魚綠色無公害,魚肉不僅嫩,而且味道鮮美。買這種無公害魚比普通魚每斤只貴一元錢,還是劃算的。”當大多數市民都在為食品安全擔憂的時候,龍街魚卻得到了像張大媽這樣的消費者的信任。
8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嵩明楊橋鄉龍街魚場。這個魚場是由世界糧食計劃署援建的,距離縣城五六公里,距村委會1公里,這里連片的魚塘1300多畝,被稱為千畝魚塘,放眼望去碧波蕩漾、塘池連片,蔚為壯觀。
“我們養魚有10年了,這個5畝左右的魚塘,養的都是無公害魚,年產量有差不多5噸,每年的純收入八九千元左右,稱得上是我們農民的致富魚塘。”養魚戶楊紹英在魚塘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2004年,這里被列為云南省無公害水場養殖示范基地。為了做到無公害,農民不用復合魚飼料,而是用當地稱為黑麥草的一種青飼料。村里還專門拿出500畝土地種植了不施農藥、化肥的天然優質黑麥草。此外,村里成立了漁業協會,并制定了無公害魚的養殖管理方案。負責魚苗防疫工作的龍街漁業協會會員李加林對記者說:“魚苗進來后,我們要進行消毒,然后才把魚放入魚塘喂養,保證魚生長中不得病。魚沒有病就長得好,產量高,大家的收入也高了。”
2009年,龍街村漁場獲得了云南省獨家無公害漁業生產產地的認證,認證的主要品種是草魚、鯉魚、鯽魚和花鰱魚,認證魚塘面積1300畝。2011年,這里的魚被注冊為“龍魚多”商標。
由于龍街村養殖的都是無公害生態魚,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批發商。在魚塘邊,記者見到了當地小街鄉的王師傅,5年來,他都是在這里進魚后拉到昆明市場銷售。他說:“龍街水質好,養的又是無公害魚,在昆明很受歡迎。嵩明批發價一公斤13元,昆明市場價是一公斤16元,很有賺頭。”
喂養無公害魚給龍街村的村民帶來了好日子。龍街村委會的村民李貴英就是靠養魚開始走上富裕路。她家10畝魚塘,每年可以養殖近10噸,經常有人開著車來魚塘邊購魚,銷路很好。魚塘邊,45歲的李貴英手里拿著一條近兩斤重的草魚對記者說:“養了10年魚,生活明顯寬裕了,靠養無公害魚,家里買了冰箱、彩電、洗衣機,現在買東西花錢也大方多啦。”
李貴英說,村里像她家一樣靠養魚富起來的還有好多家,村里這幾年蓋新房的很多。用養魚積累的錢,村里不少人家還購買了大型施工機械,目前全村已有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等各種機械300多臺,到外面承包各種工程的村民越來越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