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遼寧省第一淡水網箱養殖大縣寬甸,興起了健康綠色養殖熱潮。目前,全縣網箱養殖面積達42萬平方米,年產量3.5萬噸,鯉、鯽、鰱、鳙、團頭魴、草魚、鱖魚、鱘魚、細鱗魚等10余個品種,80%以上進入對水產品藥殘檢測極為苛刻的韓國和日本市場。
網箱養殖污染源包括魚類排泄物、過剩飼料、生活垃圾、其他污染物等,往往導致網箱附近水體富營養化、水質變差,造成網箱魚類出現爆發性病害,養殖戶于是盲目加大藥劑投放量,形成惡性循環。“十一五”期間,寬甸水產部門探索出了一整套生態環保型養殖模式。一是大網箱套小網箱的立體式養殖模式。小網箱放養投餌性魚類,投餌養殖,大網箱放養鰱、鳙等濾食性魚類。二是多品種立體式混養模式。鯉、鯽、鰱、鳙、團頭魴、草魚、鱖魚等多品種共同放養,各種魚類均生活于網箱的不同水位,充分合理利用水體空間。鯉、鯽魚投餌的殘渣、糞便被草魚、團頭魴等魚類利用,病魚、弱魚在養殖過程中被兇猛性、肉食性魚類捕食,既減少了魚病的發生,又提高了餌料的利用率,濾食性魚類還可以凈化水質。
與此同時,寬甸水產部門在養殖企業中強制推行無公害健康養殖模式,杜絕使用違禁藥物,應用生物制劑、中草藥等,無藥害殘留,治標又治本。如定期投喂大蒜素,既增強魚體免疫力,又提高商品魚肉質口感,有效控制了腸道、爛鰓等多種疾病發生,增強了魚體免疫力。外用殺蟲劑均以中草藥為主,外用水質調節劑以EM菌等有益菌群的培養為主。
截至去年底,寬甸共有16家網箱養殖企業向國家農業部申報了28個養殖品種的健康安全認證,全部一次性通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