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8月24日,
湖南常德市安鄉縣安裕鄉趙家湖水產養殖基地。
養殖戶汪業興的魚塘邊,自動投餌機歡快地運轉著,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魚兒們競相搶食著魚料。“俺養了16畝水面的魚,另外還有6畝水面的育種池。”汪業興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自2007年實行標準化健康養殖以來,魚的銷量越來越好,前些天,廣州一個老板就到俺這里拖了6000多斤魚,4.8元一斤,僅這一筆生意就賺了1萬多元。”
據了解,該基地是2008年國家農業部命名的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目前共有養殖水面5000畝,養殖戶112戶,水產總量4000多噸,產值3000多萬元。為推廣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基地對漁業投入品實行市場準入、常年監控,水質在5至10月實行10天一次的臨塘檢測,水生動物疫病實行常年動態監測,及時指導養殖戶進行水質調控、疫病防治;開展標準化健康養殖技術培訓;建立健全養殖檔案,指導監督養殖戶做好生產記錄、用藥記錄、銷售記錄等;依法管理基地養殖行為,逐步確立了一批質優、高效、低毒、無殘留和無公害的飼料、魚藥等綠色環保品牌。
“實行健康養殖后,魚塘的水質改善了,魚病少了,產量由以前的2000斤/畝提高到現在的3000多斤/畝。”養殖戶雷光林介紹說,自己從1994年就開始養魚,但真正賺錢,還是在2007年以后。“俺養了22.5畝水面的魚,品種以四大家魚為主,而今每年純收入有六七萬,健康養殖讓俺發了‘魚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