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20多公斤的山瑞鱉抱起來很吃力。
“你見過這么大的淡水鱉嗎?”9月6日,一張20多公斤的山瑞鱉照片在早報網上引起了關注。7日,記者在廣西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見到了這只大鱉。它的主人李文升是一個農民,今年70歲,他已養龜、鱉20多年。自己富起來后,老李開始熱心地幫助其他的人,這在當地小有名氣。
養殖場頗有規模
7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曉鎮李文升的家。推開院子大門,右邊是一棟漂亮的二層樓房,左邊就是養殖場。這個養殖場地面積約220多平方米,其中有一半在室內。室內有10多個水池,每個水池里有一到兩個種龜或種鱉。水池旁的沙框里則埋了幾百個正在孵化的龜類或鱉類的蛋。室外的水池水面上,星星點點地浮起它們的腦袋。
“室外水池養的,最輕的也超過15公斤,我撈一只給你看。”李文升在一個水池里撈上來一只,很吃力地抱起來。他說,養殖場最大個的,是一只22.5公斤公的山瑞鱉。
原來,李文升在1989年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花250元買了5只山瑞鱉苗,“一公四母,當時它們都只有拇指大小。50元一只,當時已經算貴了”。他說,養了幾年后,市場上龜、鱉的身價大漲,賣到90元一斤。這讓他意識到這一行的前景,于是他著手干起了龜鱉養殖。
摸索出來的養殖經驗
李文升只讀過小學三年級,在決定養龜之前,他在加油站干過、修過車、種著田,完全沒有養殖技術和經驗。1993年,他的山瑞鱉開始生蛋。頭一批蛋有38個,但一個都沒孵出來。1994年,山瑞鱉生的蛋增加到56個,結果只孵出來6個龜苗。“那時候我著急了,到處找人討教。因為那時候養這個玩意的人并不多,我就去找一些捕龜的人聊天,希望從他們那里熟悉龜和鱉的習性”。
現在,李文升養殖的種龜達數十個,每年產蛋兩次,烏龜蛋總量上千。他說,孵化率能保持在50%就不錯了,迄今最成功的一次是,128個蛋孵化成活了78個龜苗。據了解,這些龜苗的價格數百元不等,每年給他帶來可觀的收入。
從不拒絕同行“取經”
接受采訪過程中,李文升家中的電話不時響起,來電者有的是來訂購龜苗鱉苗的,也有人是來咨詢養殖技術的。農老板是老李的同行,他是2004年在吳圩搞養殖,碰到問題也經常向他請教,“每次向他討教,他都很熱心地指導,能幫的都幫”。因為南曉臨近欽州,不少欽州的養殖戶也都對李文升印象深刻。
“經常有不少養殖戶到家中取經,他從不拒絕,都是耐心講解和傳授,因而在那陳、那馬、吳圩、欽州周邊地區有著不錯的口碑!”有網友認為,李文升沒有專業技術,自行摸索經驗堅持養龜,不但自己致富,還幫助其他的人一起致富。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