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風漸漸涼,這讓羅非魚養殖戶望眼欲穿。然而8月以來,接連而來的“梅花”、“洛坦”臺風過境,帶來了持續高溫的炎熱天氣,鏈球菌病持續肆虐,造成華南地區羅非魚大面積發病,養殖戶損失慘重。記者調查發現,廣東茂名高州、化州、茂南區,肇慶高要、鼎湖,吳川、廉江,江門、惠州等羅非魚主產區無一幸免,各地發病面積都超過了 7、8 成。然而,茂名羅非魚在這次病害中遭受的打擊更為嚴重。據當地一魚中介紹,僅僅在化州南盛鎮,魚塘發病率甚至達到了98%。茂南區某羅非魚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90%以上的社員魚塘都難逃厄運。病害之嚴重超出行業想象,重創養殖戶的信心。
死魚以斗車量
“我早上剛運走了20多斗車的死魚啊!羅非魚鏈球菌病真的無藥可治嗎?誰來幫我們想想辦法救救這條羅非魚?!”8月以來,羅非魚鏈球菌病繼續在茂名蔓延,面對每天的死魚,茂南區金塘鎮一養殖大戶江錫膠心急如焚,幾乎快要陷入絕望。
8月18日中午,一場急雨過后,記者在池塘邊見到了茂名江氏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江錫膠,他正在觀察雨水過后魚塘的情況。據他介紹,羅非魚一直沒有讓他消停過,經歷 5月底的市場價格跳水之后,迎頭撞上了來勢洶洶的鏈球菌病。如今魚價低迷,又遇上鏈球菌病害肆虐,江錫膠指著眼前漂浮著的死魚無奈地說:“哎,我今天早上剛用斗車運走了 20 多車死魚啊,都是半斤左右的,有近2萬斤啊。你看,現在又開始死魚了。”
據他介紹,羅非魚7月份就開始發病,最先是標粗塘里 2~3 兩的魚苗出現死亡,后來發現 5~6 兩的魚陸續死亡。由于死魚太多,他都沒有時間處理,干脆直接扔到魚塘邊的小河溝里。
根據他的指引,記者在離魚塘幾步之遙的小河溝里看到了一堆散發著陣陣惡臭的死魚,蒼蠅在上面忙碌,有死魚漂浮在水面上流向下游。“絕大多數的病魚都有膽囊腫大、眼球突出等綜合癥狀,全都‘死不瞑目’。”江錫膠難以接受病害給他帶來的嚴重損失。
然而,他沒有想到自己草率處理死魚的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憂,期間所造成水質的交叉感染也許會導致更多無辜的羅非魚“死不瞑目”。
生石灰調節水質屢試不爽
然而,江錫膠的養殖場去年同期并沒有出現鏈球菌病害。為什么今年卻無法幸免?“也許是現在變懶了吧,去年每隔一個月都會給魚塘潑灑生石灰消毒,調節水質。今年開始為了節省人工開支,就沒有堅持請散工潑灑生石灰了。”養了多年羅非魚的江錫膠反思認為,自己魚塘遭受鏈球菌病的侵襲,與放棄使用傳統的生石灰調節水質有很大關系。而在同村的黎山養殖場里,生石灰對水質的調節作用再一次得到驗證,110 多畝的羅非魚安然無恙,沒有發現鏈球菌病的任何跡象。據場長周裕聲介紹,他一直堅持使用生石灰調節水質,按照 25~30 斤 / 畝的標準潑灑,很少使用微生物試劑!
抽取地下水降低水體溫度
“我的魚對鏈球菌病有抵抗功能,養殖一直是一帆風順的。”在茂名新粵養殖有限公司里,總經理馮作連看著眼前500畝的羅非魚塘自豪地對記者說。支撐這種略帶夸張說法的是他對水質的科學管理。
和前面提到的養殖戶做法相仿,馮作連平時也堅持使用生石灰給水體消毒,而他消毒的方法與眾不同。“500 畝這么龐大的水面,我不可能一勺勺地潑灑,這樣費時費力,效果還不理想。我們自己設計了四周充滿漏洞的潑灑工具,并把它們平衡放在電動小船兩邊,隨著船在水面行駛而把石灰撒入魚塘中!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馮作連還發現了降低水體溫度的方法。“我在魚塘的周邊挖出了 5 口深井。夏天水面溫度高的時候,就啟動抽水機從井里取水灌溉到魚塘。井水溫度較低,補充到魚塘里就可以起到降低水溫的效果,不僅如此,還可以凈化水質,一舉兩得!
十年如一日,馮作連的魚塘一直平安無事。“我沒有創造什么奇跡,我只是在傳統的經驗上加入了自己的方法,先把水養好了。”馮作連連道出了養魚最基本的道理:養魚先養水。這是否能給正在為鏈球菌病而困擾的業內人士一點啟發呢?
本文由《海洋與漁業》雜志社授權中國水產養殖網轉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授權,擅自轉載此文引起的法律糾紛,責任自負。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