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9月14日,漳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席海勤帶領部分市人大代表到該市桂林街道黃祠水產養殖場調研,就本市漁業生產與市場供求情況,下步如何做強、做大水產產業進行了研討。
黃祠水產養殖場是漳平市和順漁業專業合作社中的一個點。該合作社于2008年7月創辦,現有社員113戶,魚塘760畝,覆蓋桂林、西元、新橋、和平、雙洋、赤水等六個鄉鎮(街道)。近幾年,該合作社以黃祠水產養殖場為實驗、示范基地,從省外引進了香魚、異育銀鯽中科3號、史氏鱘、禾花魚、黃顙魚、花骨魚、錦鯉等新品種試驗,示范并推廣。在養殖過程中,他們積極探索新技術,如:自制研發全價配合飼料、人工濕地循環水利用,微孔曝氣增氧等新技術,實現了低碳環保、經濟、實惠,得到了上級漁業部門的肯定。
調研組認為,黃祠水產養殖場干凈、整潔,藥房、飼料加工廠及公共場所布局合理,各種規章制度健全,池塘各類養殖品種分類清楚,生產、用藥和銷售記錄及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都有記錄,特別是近幾年引了多種名優水產品種實驗,示范很成功,并在本市進行了推廣,這個非常好。漁業是菜籃子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希望水產部門加強指導,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銷一體化,從而達到漁民增收,市民吃魚健康。
養殖場負責人表示,一定會把水產產業做大做好,保證健康養殖,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