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武漢市蔡甸區水產工作緊緊圍繞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調整漁業結構,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推進了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據統計,截止2010年,該區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23.9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到5.53萬噸。漁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比重已達到35%。
5年改造建設精養魚池3萬多畝,并著重推廣了河蟹、小龍蝦、鱖魚、鱔魚、黃顙魚、胭脂魚、鲌魚等七個名特新品種。普及推廣了網箱養鱔、稻田養蟹、鱖魚、黃顙魚專養等養殖新模式。加工產品已形成“武昌魚、怪味魚、腌制魚、罐裝魚丸、魚醬”等8大系列20多個品種;現已建成健康養殖示范場3個,科技養殖示范戶230戶,環保生態健康養殖水面達到10萬畝,武漢沉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被國家認定為無公害有機水產品生產基地。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全區休閑漁業的發展十分迅猛,到2011年,休閑漁業經濟可實現500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