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浙江杭州蕭山區是全國最大的南美白對蝦淡化養殖基地,被農業部命名為“杭州灣南美白對蝦加工業示范基地”。近年來,我區通過推廣設施養殖、加大病害防治、開發先進技術等方法,促進南美白對蝦產業發展,形勢良好。今年南美白對蝦產銷指標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預計將達40000噸,比去年同期增加5000噸,增長14.3%;對蝦均價約為15元/斤,同比增長2.5元/斤;預計銷售額累計將突破12億,同比增長35%。平均畝產400公斤,畝產值1.2萬元,畝利潤5000元,已成為農民增收新渠道。
設施養殖模式得到進一步擴大。近年來,該區南美白對蝦養殖經濟效益趨好,促使更多農戶進入該行業。為使白對蝦養殖更趨科學化,結構更趨合理化,該區積極推廣南美白對蝦的一年二茬技術。至目前為止,設施化養殖面積達到2500余畝,是去年的3倍,畝產值可達到2.5萬元以上,畝利潤可達到1萬元以上,是一般普通池塘養殖效益的3倍,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先進養殖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針對土塘混養南美白對蝦成活率較低的問題,該區積極指導農戶開發運用各類白對蝦養殖技術,為南美白對蝦養殖提供技術支撐。一是淡化養殖技術。繼續實施無公害南美白對蝦淡化養殖技術,提升白對蝦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是生態混養技術。加快蝦—鱉、蝦—魚等生態混養技術的研究應用,目前該技術運用日趨成熟,該區采取此項技術的白對蝦養殖面積已超過8萬畝,養殖風險進一步降低。三是良種培育技術。加快推進良種蝦苗淡化培育技術研究示范基地建設,提高南美白對蝦的存活率與質量。目前該區已建立良種蝦苗引進與淡化培育場6家,引進良種蝦苗12億尾以上。
標準化養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該區水產行業通過規范和總結標準化養殖技術規程,明確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重點,做好標準化養殖技術培訓,建立有效的項目管理運行機制等手段,全力提升全區水產養殖水平和經營水平,引領南美白對蝦的健康養殖。今年4月,該區正式啟動南美白對蝦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這是蕭山第三次啟動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計劃建立示范基地面積2萬畝,達到年總產8400噸,實現總產值1.8億元,總凈收益5000萬元。計劃示范帶動面積5萬畝,達到總產南美白對蝦1.5萬噸,實現總產值3.5億元,凈收益1億元。這為提高該白對蝦產業的標準化水平、促進白對蝦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利的契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