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嶺腳鎮人和村地處潯江邊,目前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江河“網箱養魚專業村”。該村通過網箱養魚致富能人村民黎東強的帶動,今年新增網箱養殖面積26410平方米。黎東強依靠網箱養魚致富成功了,卻不忘帶領鄉親們走共同致富之路。近兩年來,在他的帶動下,周邊龍譚、表水、赤水等村新增網箱養魚戶超過130戶,網箱養殖總面積超過50000平方米。黎東強成為潯江網箱養殖發家致富的“帶頭雁”。
一是把網箱養魚技術無私傳授給鄉親們。2009年,黎東強開始利用江河進行網箱養殖,發揮村得天獨厚、水資源十分豐富的優勢,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與探索,基本上掌握網箱養魚技術,“靠水吃水”的勁頭越來越足,他的網箱養殖面積從當初只有1000平方米發展到現在5000多平方米,今年新建了4000平方米,已全部投產,預計年底可創收130多萬元。村民們看到他養魚致富,紛紛上門取經,他總是毫不保留,一五一十地講授網箱養魚的技術與經驗。
二是把專家奉為上賓。黎東強文化知識面水平雖然不高,但他很尊重知識,凡是水產專業技術人員、養殖專家到來參觀,他都視專家為貴賓,熱情接待。正如他所說,“專家來訪,我請他們吃飯,實際是借‘智’發展。如在喂養魚方面,以前自已都是每次把魚喂飽算了,專家建議每周喂魚六天,更有利于魚的長大”。 黎東強仔仔細細為村民算了一筆帳,網箱魚養殖面積已達到5000平方米,一個星期節約一天的飼料,一個月下來就省了幾千元,一年節省更可觀了。
三是為村民致富“保駕護航”。黎東強去年創建了蒼梧仁興淡水魚網箱養殖專業合作社。凡是村民們想學養魚技術者,他都鼎力支持;村民們要貸款,他作擔保人。某些村民很想發展網箱養殖,又擔心貸款借來的錢投到“水”中打水漂。黎東強為鄉親們鼓氣打勁,耐心地做思想工作,“養魚如不發財,魚死了,虧本了,貸款我先替還上!”今年以來,他為115戶村民擔保貸款575萬元發展網箱養殖,其中30多戶1至9月網箱養殖純收入均達到4.5萬元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