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眼下正是螃蟹上市季節。聽說金壇農民養螃蟹居然用上了物聯網,敲敲鍵盤、用手機發短信就能管理幾十畝的水面,儼然現實版的“開心農場”,記者29日特到塘口一探究竟。
來到長蕩湖漁業科技示范園,只見農戶馮建軍輕松地點擊鼠標開啟增氧器,不一會兒,水面上開始汩汩冒起一串串小水泡。他告訴記者,“這套系統好比24小時值班的‘機器人’,一旦發現異常還會自動開啟蟹池機械。以往養蟹巡塘是個辛苦活,整個晚上都不敢睡覺,隨時注意要給蟹塘增氧;現在高枕無憂,也能照樣養大蟹、養好蟹,蟹塘溶氧好,螃蟹個頭長得也比原先大,畝均凈效益超過了1萬元!
這套系統根據河蟹生態高效養殖要求,自動采集水樣、自動監測分析、自動傳輸數據,全面監測6個塘口的水溫、PH值、總氮等8個指標。一旦和標準值對比發現結果不達標或者超標,就會顯示紅色數據預警。
金壇市農林局局長奚云龍介紹說,傳統的河蟹養殖過程主要還是憑眼睛觀察、靠經驗判斷,養殖風險比較大。而利用物聯網技術建成蟹池在線監測系統,則能使河蟹養殖技術指導做到“先知先覺”,提前預警,推動河蟹養殖實現穩產、高產。江蘇省物聯網技術首席專家、東南大學智能網絡與測控系統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陳俊杰教授實地查看后興奮地表示,金壇開發的在線監測系統不僅實時監測數據全,而且自動化程度高。下一步,還可以通過二維碼實現養殖全程可追溯,通過查詢身份代碼,螃蟹是哪個農戶養的、農戶的聯系方式以及養殖規模等信息,消費者都能一目了然。
金壇市水產技術指導站王嘉俊副站長補充說,除了電腦,還可以用手機短信發指令。“我們成功開發了專家服務系統,不僅能實時發布天氣、技術服務以及預警信息,而且手機聯網的蟹農可以隨時遙控蟹池機械。下一步,我們要在漁業科技示范戶隊伍里實現全覆蓋,輻射帶動全市更多蟹農在‘網’上輕松養好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