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斑鱖屬肉食性魚類,是淡水養殖珍品。近年來永修縣該養殖品種主要出口韓國,市場價格每公斤達180元,養殖效益可觀,前景看好。
永修地處鄱陽湖之濱,水資源豐富,水產潛力非常大,該縣自2004年斑鱖人工繁育填補國內空白后,斑鱖養殖規模日益擴大,網箱養殖數量已突破千余箱。2011年,為進一步挖掘水資源潛力,全縣在白蓮湖魚種場著手池塘斑鱖養殖試驗,其主要試驗方法和結果如下:
一、試驗方法
1.池塘條件:池塘面積3—5畝,水深3米,池底少淤泥,有完備的進、排水系統和充足的水源;2.網箱設置:網箱的規格為3米×3米×2.5米;網箱采用鋼絲繩固定,鋼絲繩兩端固定在相對的池埂上,并且掛直,鋼絲繩高出水面0.5米;每兩根鋼絲繩的間距為3米。網箱呈“回”字形設置在增氧機的四周,以利于增氧。特別要指出的是,網箱設置要在魚種入箱前15天進行;3.魚種放養:每只網箱放養5厘米的斑鱖300尾,苗種入箱前要浸洗消毒;4.餌料投喂:每天投喂2—3次,剛入箱時投放活鯪魚苗,而后逐漸馴化,培育成吃死餌料魚;5.加強管理:要定期開啟增氧機和換注新水,池塘中要適當投放一定的花白鰱,以改良水質。同時,要加強病害防治,確保適口餌料魚供應。
二、試驗結果
白蓮湖魚種場鱖池塘網箱養殖試驗共設置50個網箱,斑鱖苗種于6月15日入箱,截止目前,尾平均重為0.1公斤左右,成活率72.8%。
三、幾點體會
一是池塘斑鱖網箱養殖可以更好地解決餌料魚來源,特別是網箱斑鱖通過馴化吃死魚技術,破解了適口活餌料魚來源不足的難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二是池塘網箱養殖斑鱖有利于病害防治。在養殖過程中,可以早發現病害;防治過程中,可以全池潑灑,比大水面網箱養殖病害防治操作方便;三是池塘網箱中的斑鱖易捕撈,可以均衡上市。同時,在池塘中設置網箱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對漁民增收大有裨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