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岱山漁船被撞后沉沒過程 日前,兩艘舟山漁船在黃海海域作業時,遭到寧波奉化船老大的蓄意撞擊,導致兩船一沉一傷。記者調查發現,事發海域靠近中韓交界處,魚類資源豐富,由于作業海區重疊,岱山與奉化兩地漁船捕魚矛盾由來已久。 目前,省邊防總隊正在辦理此案。省里高度關注,11月8日下午召開協調會,督促依法處理這起案件。 被撞20分鐘直至沉沒 被撞沉的浙象漁23063船的岱山船老大林依軍回憶說,10月22日天剛剛亮的時候(早上5點),他和17個船員還在睡覺,奉化船就撞了過來。 對方一共撞擊了4次,左右機艙各一次,中艙一次,船頭一次。每次,都是開足了馬力。看到船體進水,要沉,18個船員從船尾躲到船頭,跪倒求饒,說要錢要漁具都給,但對方還是不依不饒。 不光撞,還扔燃燒瓶,阻止其他岱山漁船前來救援。整個過程持續了20分鐘。撞的過程中,還用力頂,想把船頂翻。對方的船員戴著頭盔,船頭裝上了開冰山的“尖刀”,無論船體還是馬力,都比自己的船要大。 現場有二三十艘奉化籍漁船在圍堵,看到快沉了,才散去。岱山的救援船才敢逐漸靠攏,把林依軍等18人接到自己船上。至今,受害船只船員驚魂未定。 跟林依軍同時被撞的,還有舟山船老大柴巨倫的浙定漁15161船。當時,他的船上有17個船員,所幸逃得快,沒有沉,如今船已修好,重新出海了。 林依軍說,他的船長53.8米,寬7.2米。按照行業標準,6.8米寬的漁船就是大船了。 憑借多年的積蓄,親友借錢,以及銀行貸款,他在2008年從象山買回了這艘漁船,耗資600萬元。 捕魚十多年來,林依軍總算是擁有大船了。 在漁區,漁民們辛苦賺錢,能擁有一艘屬于自己的船是夢想,有了小船,又向大船奮斗。 真正的漁民,都是幾十個人拼股,造一艘大船,然后自己既當老板,又出海。而那些有錢的老板,是不出海的,一個人就控制了許多艘漁船,連船長都是雇來的。 林依軍是一個人一條船。 船上有14頂網,每天潮漲潮落,收網4次,半個月返航一次,把海鮮運回岸上賣掉。剛休漁結束的時候,第一趟能賺百萬元,最差的也有30多萬元。 上半年到現在出海共9次,離過年還能出海5次,一年總共能賺500多萬元,發財夢才剛剛起航,就被摧毀了。 沒船捕魚了,但貸款還得還。船員難招,他還得給17個船員發工資,下半年工資最起碼90萬元。 “紅線”附近的漁民生存狀態 林依軍說,當時沒潮水,沒有作業,他的船是小錨拋在那里,人員都在休息,結果還是被對方惡意撞沉。回頭想想,是自己沒交“保護費”。 出事的海域位于黃海魚類資源豐富的區域,是漁民捕魚的好場所,奉化和岱山兩地的漁船也特別多,常年在這里捕魚,經常產生摩擦。 在船載衛星地圖上,這里顯示一根紅線,即中韓交界水域,中國漁船未經韓國允許,嚴禁穿越紅線去韓國水域捕魚。 韓國對每艘漁船每年的捕撈量是有規定的,完成數量了,漁民就開始休息了。而中國漁船是個體戶,都喜歡拼命捕撈。韓國一側的水域魚類資源要比中國一側的多。因此,在143漁場的紅線附近,密密麻麻都是中國漁船,奉化船只特別多。 林依軍的漁船,是大型帆張網,每張網的長度達600米,大錨固定后,網就跟隨潮水轉了起來,潮水把魚逼進網里,每6個小時收一次網。 1海里(1.852公里),只能放3張網,而他的船有14張網。幾百海里的紅線,只能容納幾十艘大船撒網,不超過100艘船。而一個岱山縣大衢島,有證照的漁船就有800多艘。林依軍所在的田涂村,在143漁場,就有130多艘漁船。 專業人士說,岱山和奉化兩地一直有不少漁民在143海區作業,主要作業方式為帆張網和拖網兩種。由于兩地船只作業海域基本重疊,雙方一直遵循“先入為主”的規則,也就是誰先到漁場誰先下網生產。 但是帆張網作業有很強的排他性,在生產效益好的海域,雙方均有占地需求,經常為爭搶作業場地發生摩擦,矛盾積累已久。 這個說法,得到了舟山海洋與漁業局的證實。 有老板在岸上遙控船老大 “他們總共出動了30多艘船,把我們圍起來,我們逃命都來不及,沒時間去呼叫高頻,更沒時間報警。 “何況,海警也沒法盡快趕到。”林依軍說,這些地方都能看到韓國的山峰了,距離舟山本島約400公里,浙江邊防、漁監的船,很少開去。他的船,也要20個小時左右才能返航。 兩艘直接來撞我們的船,分別是閩福鼎漁01955船和閩福鼎漁01986號。他們的老板都是奉化人。他們的船員戴著頭盔,朝我們扔燃燒彈,撞了還會盯著你的船,聽說對方是1560馬力的船,比我們大,直到把你頂翻,海水進入,讓你沒命。” 當時的情況緊急到什么程度?林依軍說,要逃命,放在船上保險箱里的15萬元錢,都沒有機會拿出來。“船沉了,萬一我們18個人都掉海里了,淹死了,怎么辦呢?” 舟山漁民說,在那里收“保護費”的,基本上都是寧波奉化人。“有些奉化船老大都不干活的,自己不下海,只在岸上遙控。船上的老大是他雇來的,會聽他的話。 奉化桐照村在這個漁場只有40余艘大型帆張船,雖然數量要少于岱山,但一直處于強勢地位,岱山漁船則處于劣勢地位。一幫奉化老板在這里收保護費,交了錢才可以進場捕撈,否則就要驅趕你、撞你。 浙象漁23063船老大林依軍說,去年他就被通知要向奉化的船老大繳納保護費,按照行情,小船每次交一兩萬元,大船要交三四萬元。如此算來,他每年要交五六十萬元。交了錢,也不準對外講。船老大們,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吞,怕被報復。 肇事船來自“中國第一漁村” 村干部稱已經做好賠錢準備 沖突的另一方是寧波奉化市莼湖鎮桐照村。 這個村位于奉化市東南,象山港北岸,三面環海,經濟發達,造船、捕魚歷史悠久,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第一漁村”稱號。 村支書林國鏘是寧波市人大代表。對這起撞船事件,他認為吵架終歸是雙方都有問題,從表面上看,桐照村是打贏了,實際上岱山田涂村組織得早。但他承認沒有這方面的證據。 “我們不回避撞沉了對方的船,已在做賠償的準備工作,等損失評估出來了,就賠錢給他們。”林國鏘說,他們也在配合海警做好刑事案件的調查工作。 當地村民說肇事船老大口碑不好 肇事船老大之一的李建輝,是閩福鼎漁01955船的老大。 當地村民說,這艘船是他一個人的,剛從福建買回來,9月15日才出海,尺寸不符規范,可能還沒有去漁業部門辦證。 40多歲的李建輝,有家有孩子,捕魚十多年了。當地人對他的評價不太好,認為他“霸道,經常打人”。 桐照村有大小500多艘船,編成了21個中隊,李建輝是一個中隊長,帶領了20多艘漁船。 村民說,在奉化市海洋與漁業局,也知道李建輝這個人。他沒證也敢去作業。這次出事后,他去公安做了筆錄。 對于賠錢,這被認為“沒事的”。“他們撞之前,就已經把錢準備好了。參加的船,都已經把錢給他了。”有村干部說。 奉化漁船撞擊岱山漁船的地點在143漁區 岱山籍漁民,習慣在143、152、1591、1952海區作業,這也是和奉化漁民發生磨擦最多的地方。 制圖 高薇 多出來的那么多外地牌照漁船 是哪里冒出來的? 董標兵說,中日、中韓漁業協定生效后,大量中國漁船進入允許的水域作業,導致船多魚少。近海的魚捕撈完了,邊界上的魚多,大量漁船都往邊界跑。這樣一來,就會出現搶地盤的情況。 經濟發展了,漁船越造越多,也越造越大,作業半徑越來越大,從傳統的家門口作業方式,變成了跨區域捕撈。外來船只也可以自由進入其他海域捕撈,于是也就容易引發案件。 漁業資源衰竭,雖然限制馬力指標,各地進行分配,但捕魚的船只并沒有根本性減少。 船只買賣放開后,有些漁區產業發展不同,船只轉賣。大量外來船只涌入浙江。比如,這次肇事船掛的都是福建牌照,老板是奉化人。在現場,還看到許多江蘇如東牌照的漁船,老板也是寧波人。 寧波的經濟條件比舟山好,所以購買大船的能力也就強。他們原先的馬力指標用完了,便開始跨省買船,但上面分配給奉化的馬力指標并沒有增加,多出來的那么多外地船是如何辦理落戶手續的?董標兵說,這個問題讓他感到納悶,也值得漁業主管部門深思。 個別地方成立的漁業協會 雇用一些漁運船“維持秩序” 個別省市、地區甚至村,在霸占漁場,參與船只在向群體化發展。 “浙江有些地縣市的漁民,自發成立了漁業協會,這樣的協會剛開始是救助漁民,相當于漁業保險互助。后來,有的異化為搶奪漁業資源的地方幫派。”董標兵說,船多的欺負船少的,船大的欺負船小的,時有發生。 “入這個協會,要交錢,手上能調動的資金就很大。捕魚有季節性,為了多賺錢,搶奪好的漁業資源,一幫人雇用一些漁運船來‘維持秩序’。”董標兵說,漁運船大,馬力大,實際上是在“看場子”。 “他們驅趕其他船只,甚至去撞人家的船,保護一個村或者一個鄉的漁民。即便是撞死了人,也集體賠付。這樣的協會,是非法的,在放縱違法犯罪。”董標兵說,死人傷人事件,都是這個協會在出錢,雖然是自發成立的協會,但總有人在牽頭,應該打擊這種嚴重破壞漁場生產秩序的違法行為。 “有的縣市的船只,不光岱山、嵊泗的漁船怕他們,就連象山的船只也怕被他們撞。”董標兵說,漁船是個人的,很容易受到個人利益驅動,迫使這樣強勢對待弱勢,以強欺弱,這次是雙方矛盾沉淀多年的集中爆發。 漁民都是粗嗓門 態度不好就動手 董標兵說,漁民常年在海上漂,一口風一口水,用生命換來的財富,都是粗嗓門。法制觀念淡薄,喜歡逞強、逞勇,頭腦發熱,對自己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知之甚少,一時沖動就會把其他船只干掉。 “你不信,你去問他們,這次撞船,他們是否意識到這是違法犯罪?包括漁村的村干部。他們會認為賠錢了事。”董標兵說。 他說,現在漁船都是跨區域作業,舟山漁業部門又管不了寧波的船,這種矛盾就比較難調和,你讓誰不捕,誰先捕,沒法劃分。因此,海上發生的扣人、扣物案件,時有發生。因為網距糾紛、漁船碰撞等問題,態度不好就要動手。 “漁船在呈家族化發展,個別省市個別區的漁民霸占漁場,利用船只大、馬力大,船員多的優勢,自我劃定漁場,以故意威脅、撞船等方式,不讓勢單力薄的漁船進入,獨霸一方。”在董標兵看來,漁民文化素質不高,容易從眾,集體去撞別人,膽子也就特別大,這個案子就有標本意義。 浙江省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郭文標,救助過不少漁民。 他說,爭漁場的事,不光舟山嵊泗、寧波奉化有,臺州溫嶺松門、玉環也很多。“這個風氣越來越厲害,有些流織網放下去兩三個小時就該收起來的,大家好輪流作業,但他三五天才去拉一次,偏不給你機會。” “海上分不清誰對誰錯,靠實力和關系,漁業部門管不過來,也沒有證據。海上不像陸地有那么多目擊者和監控,容易找到證據。有人雇十多二十條船,”專門用石頭打砸其他小船,郭文標說。 最新進展 省邊防總隊已基本查清這起案件 回頭來看,岱山漁民早在9月就將信訪函送到了省里多個部門。 信訪函反映的是部分奉化籍漁民長期拉幫結派霸占漁場。以奉化桐照村人林松杰、李建輝為首的還特地建造了兩艘漁運船,對不服者采取驅趕、故意損壞作業網具、撞船等 發生在舟山和寧波之間的這場漁船碰撞事件,主管部門是如何看待的? 記者就此采訪了舟山市海事辦主任董標兵,他是舟山處理漁事糾紛的負責人。 采訪當天,他剛坐船從岱山的漁村調查此事回來。 他說,大海雖大,但有魚的地方太少,大家都想去魚多的地方捕魚,根源是漁場太小,漁船太多,于是引發了激烈沖突。 手法,強制他船離開。 信訪函有多名岱山船老大的簽名。 董標兵說,今年10月,舟山漁業部門還專門奔赴奉化、臨海、象山等地,和對方的漁業部門進行了接洽,希望各地漁民和平共處。 多名漁政人員都認為,從案件剖析來看,工作中應該沖破以往的守舊模式,在捕魚的特定時間、區域性漁場,應該及時遏制可能發生的沖突,應該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海洋那么大,不可能等到出事了,警察才出動。 事實上,目前漁監、邊防都有巡邏船駐扎在出事的漁場,無論是岱山漁民,還是奉化漁民,都在拋錨等待處理結果,誰也不敢先撒第一網。“基本上還是對峙局面,如果沒有人坐牢,或者判了緩刑,沖突還會升級。”漁業部門擔憂。 11月8日下午,由浙江省政法委綜治辦牽頭的有關這起沖突的協調會議在杭州召開。 浙江省綜治辦召集了寧波和舟山兩個地市的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各地海洋漁業局、省邊防總隊等部門開了協調會,商量如何處理這起事件。省邊防總隊作為海上警察,已基本查清了這起案件,責任認定后,近期將對外通報。 省綜治會的協調會議上,有關領導督促相關部門要嚴格依法辦案,以維護漁場安全生產秩序。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船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