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從1996年到2010年的15年時間,寧海縣根據“宜調則調、宜養則養”的原則,在政策的引導和效益的刺激下,發揮了區域的比較優勢,該縣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港一灣這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大力發展特色優勢養殖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養殖基地和養殖帶逐步形成。
一是已建成了青蟹、香魚、蟶子、對蝦為主的上萬畝的養殖基地,建立了三門灣百里養殖帶,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效益漁業示范園區迅速崛起,發揮著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了各地特色漁業產業帶的形成;
二是水產養殖面積也從8萬畝增加到了25.98萬畝,整整擴張了3倍多,十幾年的連續快速發展,可養海域已得到充分開發,沿海低洼棉桔地大量調整為水產養殖,外延已開發到極致;
三是至今全縣海水養殖面積達到23.8萬畝,其中海水池塘養殖面積高達8.2萬畝,比1997年底的1.8萬畝,增長了3.56倍,海水池塘養殖的產量和產值約占海水養殖總量的40%和60%,已成為全省海水養殖大縣和全省池塘養殖大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