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截至今年1月,
青海省沿黃(河)鮭鱒魚網箱養殖面積達到107畝(約7萬平方米),首次突破百畝,成為我國最大的鮭鱒魚網箱養殖基地!1月30日,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站長申志新說。
據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的統計,經過多年發展,青海省鮭鱒魚網箱養殖在養殖模式、養殖規模、養殖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去年,青海省黃河上游鮭鱒魚網箱養殖場近20家,總產量1256噸,較上年增加742噸,增長144%,占全國鮭鱒魚產量的8%!皟晒潯逼陂g,品質好的三倍體虹鱒魚成為廣州、上海市場的暢銷貨。目前,全省鮭鱒魚從業人員達到220多人,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6136元。
申志新介紹,根據“科學規劃、規模發展、科技支撐、注重質量、龍頭帶動、品牌建設”的總體要求,水產部門將利用優良的冷涼水域資源,進一步加快鮭鱒魚產業發展,以虹鱒(三文魚)和白鮭魚為主推品種,以抗風浪深水網箱為主推技術,生產優質、高檔、品牌水產品為目標,努力打造高原鮭鱒魚特色產品。今年,全省鮭鱒魚產量爭取突破2000噸。
近年來,伴隨青海省黃河上游梯級水電站的開發,星羅棋布的水庫為高原鮭鱒魚養殖提供了廣闊空間。目前,建成的大小10座梯級水電站,可供養殖的庫區水域面積達到了57.4萬畝。其中,2500畝水域面積可用于工廠化、集約化的冷水魚網箱養殖。有水產專家測算:如果2500畝水域都能夠被利用,年利潤將十分可觀。為促進青海省漁業養殖,青海省農牧部門制訂了到“十二五”末,全省漁業產量達到9000噸的養殖目標,其中,鮭鱒魚將成為高原特色品牌水產品,為區域經濟發展、豐富國內市場發揮主力軍作用。(作者:申維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