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在
湖北洪湖市戴家場鎮柴林村峰瞿公路旁的200多畝地里,機聲轟鳴,4臺小型機械忙忙碌碌,正緊張施工,洪湖恒昌大豐農業開發公司項目經理忙得滿頭大汗,指導30多個村民整理大田金鰍池。
鎮里負責“承包”這個項目引進的鎮委副書記李啟榮,正與秦口村黨支部書記謝銅模,柴林村黨支部書記陳家權,和農民協議遷移大田里的該村農民的8座祖墳。還有從武漢趕來部分師傅正在建筑一排標準化工人住宿和金鰍養殖池生產加工車間。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后,洪湖戴家場鎮委認真組織機關干部、村黨支部書記書記,鎮直單位“一把手”學習夏市長鄒書記在經濟工作上重要講話。對“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柴林村、秦口村黨支部迅速將經濟工作大會精神向全體村組干部、黨員、部分村民傳達,并結合各村實際,圍繞產業抓招商,圍繞項目抓招商,化地為資 引長補短。
經過幾輪磋商,與洪湖恒昌大豐農業開發公司簽訂了項目協議。據協議:洪湖恒昌大豐農業開發公司租賃柴林村農民土地250畝,投資400多萬元開發金鰍養殖項目,年總產值預計可達800至1000萬元。
柴林村黨支部書記陳家權說,引進洪湖恒昌大豐農業開發公司金鰍養殖落戶柴林村有三個目的:一是促進農村土有序流轉,以此推動農戶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引進金鰍養殖項目,引進先進養殖技術,促進柴林村農業向市場農業邁進,增強村民市場觀念;三是解決好部分打工村民責任田問題落實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有序安排一部分村在家門口打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