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重重之眼里下,擴塘養蝦需要一定勇氣和魄力。
目前,南美白對蝦價格不斷走高,養殖戶養殖積極性理應很高,但是記者近期在東莞洪梅、番禺等地走訪時發現,由于病害嚴重、畝產偏低,已經有部分對蝦養殖戶棄養對蝦,轉養烏頭、黃鰭鯛等品種!皟r錢再好也沒用,養不出來一樣賺不到錢!碑數仞B殖戶告訴如此解釋轉養原因。
記者在番禺海鷗島走訪時發現,某大型養殖場池塘甚至全部空置,而之前這里全部用來養蝦。據該養殖場負責人介紹,這幾年病害嚴重,養蝦成功率還不到五成,“現在還沒有想好要養什么品種,只好空著塘!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與海鷗島一江之隔的東莞洪梅鎮!斑@邊超過兩成因為養蝦不成功而轉養的!睎|莞洪梅綠科水產藥店店長霍本介紹,當地共有7000畝左右的養殖水面(包括魚塘和蝦塘),據初步估算,目前棄養蝦的超過1000畝。據了解,東莞主要以土塘養殖為主,養殖成功的可以達到畝產1000斤。然而,因為去年病害嚴重,部分塘的產量只有500斤左右,有的甚至絕收。
說起轉養,東莞沙田養殖戶溫德良也很無奈。溫有養殖水面136畝,從前年開始養殖南美白對蝦,本打算攢足經驗后再慢慢增加蝦塘面積。但因病害嚴重,養殖效果都不甚理想,去年還差點絕收。有此經歷,溫今年說什么也不養蝦了,現在他已轉養烏頭、黃鰭鯛,同時混養少部分蝦。“混養就比精養的風險低很多,就算養不成功也就只是損失蝦苗的錢!
然而,記者還發現,在有人棄養對蝦的時候,卻有人在大大增加養蝦面積。據當地養殖戶反映,擴養的都是去年養蝦賺了錢的人。南方農村報記者在東莞采訪時,正好看到有挖機在開挖新的池塘。據池塘主人田老板介紹,他去年養蝦還算比較成功,上半年的成功率在九成以上,平均畝產900多斤,下半年成功率也有六成。所以,今年準備新挖1000畝塘來養蝦,另外還購買了200多畝棄養的蝦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