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條黃鱔都有6兩重,但我現在還舍不得賣,等到了端午節,價格上去后再出售。”昨日,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舒洪鎮嶺口村的村民何桂岳用網兜撈起兩條還在冬眠的黃鱔開心地告訴記者。經過四年的摸索,何桂岳已熟練地掌握了養殖黃鱔的技術,找到了一條致富新路。
說起與養殖黃鱔結緣,何桂岳說自己以前曾在嶺口開過農資店,后來在家賦閑,因閑不住一直琢磨著要選些項目創業。開始的時候,何桂岳選擇養殖泥鰍,但泥鰍大多是野生的,養殖成本太高,他最終只得放棄。聽說鄰縣一些地方養殖黃鱔市場前景還不錯,何桂岳想養著試試。
4年前,何桂岳帶上開了6年農資店的一些積蓄到連云港考察黃鱔養殖,之后又輾轉到湖北、湖南拜師學藝,光車費就花了上萬元。信心滿滿的何桂岳從江西景德鎮引進了第一批黃鱔苗,回到嶺口村租了8分田進行網箱試養。
雖然學了養殖技術,但真的實踐起來并非易事。“黃鱔的‘氣質’太重了,就像‘林黛玉’一樣。黃鱔種苗經過運輸,就不肯進食,真是急死人了。”那一年,何桂岳引進的1000多斤黃鱔苗幾乎“全軍覆沒”.“我以前賺來的錢也基本虧了進去。”何桂岳心痛地說,“第二年我將養殖基地搬到蟠龍村,但又是以”慘敗“收場。”
“想想真是心痛,辛辛苦苦干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賺了些積蓄,一下子就虧了十多萬元。”何桂岳的妻子李益仙無奈地說,“我也勸過、埋怨過,叫他能不能換個項目,但何桂岳很有自己的想法,認定了的道路,他是不會放棄的,所以,我只能支持他。”
何桂岳說,創業肯定會有風險,要是遇到點困難就畏縮的話,哪能成就一番事業呢?憑著一股不認輸的勁,何桂岳重新整理了心情,再次踏上開往湖北的列車,向當地的黃鱔養殖戶學技術。
學成歸來后,何桂岳在蟠龍村發展了三畝的黃鱔養殖基地。“去年,我的黃鱔終于養殖成功啦!”何桂岳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雖然前兩年養殖黃鱔失敗,但東奔西走的,何桂岳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絡。去年,何桂岳養殖的黃鱔以每公斤80元的市場批發價走俏外地。“端午時期最高售價曾達到每市斤80元咧。”不過話說回來,這養殖黃鱔還真不是件易事。“何桂岳笑笑說。
”養殖黃鱔有比較高的技術要求,經過這兩年的學習和摸索,我總結出成功養殖黃鱔的關鍵就在訓食階段。“何桂岳毫無保留地分享起他的養殖經驗。”黃鱔對新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不適應新環境,它就會‘絕食’抗議,所以,訓食階段要特別注意。開始的時候,可以用蚯蚓引誘黃鱔進食,之后在飼料中加入些海魚飼養效果不錯。“何桂岳說,”黃鱔的飼養要求較高,比如說水質不能太清澈,要流動水、水深要1米左右、適宜水溫35到36度等等。“
為了養殖好黃鱔,何桂岳特意用網箱飼養,每個網箱可放養8公斤的黃鱔種苗,還在水面上種了草。”黃鱔發病率低,但怕感冒,所以這些草好比是黃鱔的‘房子’,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能夠很好的調節水溫,利于黃鱔健康生長。“何桂岳說。
從去年7月初放入黃鱔種苗開始,何桂岳就總往黃鱔田里跑。黃鱔生長較快,4個月后就能長到六七兩重。這期間何桂岳總要多花些心思觀察黃鱔的生長情況,以備及時調整飼養方法。”一旦農歷10月黃鱔進入冬眠期后,管理上就比較輕松了,等清明過后再喂食就行。“何桂岳告訴記者。
如今,何桂岳的黃鱔養殖已步入了正軌,他給記者算了一畝黃鱔田的收益帳:一畝田大概要50個網箱,網箱60元一個,可重復使用;田租每畝500元;每畝魚苗成本在1.8萬元左右,總成本加起來2萬多元。養殖成功的話保守利潤有4萬元。這一算,效益就出來了,何桂岳高興地說。”現在終于苦盡甘來,我們的虧損也還了一大半,接下來就能看到收益了。“李益仙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今年下半年,我想擴大黃鱔的養殖規模,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多發展2畝。等有些本錢后,還想飼養些泥鰍。“”對于未來的發展,何桂岳心中早有打算。“總之以后,我就走養殖黃鱔這條路了。”剛從黃鱔田里爬上來的何桂岳站在田埂上,放眼田里一個個養著黃鱔的網箱,開心地笑了。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