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一些魚塘羅非魚出現大面積死亡現象
瓊海一些魚塘羅非魚出現大面積死亡現象
近來海南羅非魚價格出現空前低靡態勢,給羅非魚養殖戶帶來重大打擊。而不少羅非魚養殖場已經因為銷路不暢,再加上天氣炎熱,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死魚現象,讓部分羅非魚養殖戶損失慘重。
記者了解到,海南羅非魚養殖最集中、水平最高的要數文昌,文昌市及其周邊有精養魚塘10多萬畝,目前畝產量在2000-3000斤/年,但養殖戶們的養殖基礎設施陳舊,很多魚塘電力不足,魚塘底部淤泥較深,最重要的是,大多沒有防控意識和能力,且長期缺乏技術指導,養戶更多的是依賴資金運作,管理缺位,這幾年的鏈球菌肆虐,發病情況較為嚴重,因此造成目前的羅非魚養殖行業效益薄,風險大。
瓊海、屯昌等地區的羅非魚養殖相對分散,魚塘面積相對較少,但是其投入很少,有些地方甚至連投料機、增氧機等都沒有配備,養殖密度嚴重偏低。而其他縣市,羅非魚養殖的魚塘以水庫山塘為主,養殖比較粗放,缺少精心管理,羅非魚養殖業長期得不到較好的發展。
一位文昌羅非魚養殖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盡管今年羅非魚市場不景氣,但就目前羅非魚養殖狀況來說,羅非欲行業的競爭已經慢慢轉入行業內部的相互競爭,就是養戶跟養戶之間的競爭,這就是看誰養得好,成本更低,風險更小。也就是說,羅非魚養殖的唯一出路就是養殖技術的快速提升。”
近期以來,海南北部氣溫穩定在三十度以上,最高達到三十四五度,由于已經有因為高溫引起的死魚發生,養殖戶害怕鏈球菌病爆發所以急于出魚。
5月9日下午,瓊海羅非魚養殖協會召集協會成員及其瓊海羅非魚養殖戶二十多人研究對策。養殖戶認為,造成目前羅非魚“賣難”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的低迷,因為海南羅非魚養殖以出口為主,而出口量的減少則直接導致海南羅非魚的需求量下降。瓊海的部分魚塘已經出現了大批羅非魚死亡現象。
5月10日,一位網友在人民網海南視窗貼出《海南羅非魚無人收購 養殖戶生不如死 》的帖子,對目前海南羅非魚市場現狀表示了憂慮:“羅非魚是海南淡水的主打產品、支柱產業,現價格低迷,如果政府不加以保護的話,養殖戶虧本誰都不養的話將嚴重影響海南GDP。
該網友指出,目前羅非魚市價為3.7-3.8元/市斤,但羅非魚的養殖成本(水電、人工、魚苗、用藥、打氧費用等)為4元/市斤,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來說,已經是在虧本銷售了,但卻依然無人收購。
據悉,受市場影響,瓊海一些原來收購羅非魚的食品加工企業,目前已經停止收購羅非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